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卒中后抑郁(post-srt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类型,它发生在卒中之后,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和相应的躯体症状[1]。PSD会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使这部分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居高不下,甚至导致认知损害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文献统计,约有1/3的急性期卒中患者发生PSD[2]。近些年来PSD神经遗传学说研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NT-PC)对髌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7月-2007年10月,运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52例髌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髌前正中纵切口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聚髌器无断裂及脱落,无并发症发生。按照陆裕朴等评定标准:优46例,良5例,可1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8.08%。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符合张力带原理,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7细胞调控哮喘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以10例哮喘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的水平。结果 Th17细胞在哮喘组的比例(28.53±7.20)%高于对照组(14.72±2.33)%,有统计学差异(P<0.01)。IL-17在哮喘组的浓度(102.31±11.4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68±8.85)pg/mL,P<0.01。结论 Th17细胞与哮喘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分泌以IL-17为主的细胞因子来上调炎性反应,加重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老年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术前信息和术后随访信息,提取实验室检查结果,共纳入115个术前变量,应用极端梯度提升(XGB)、梯度提升(GB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弹性网络逻辑回归(ELA)5种方法构建术后AKI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精确度-召回率曲线下面积(AUPRC)和Brier评分评估模型性能。为简化模型以便于临床实践应用,得到原始模型后剔除部分相关性较低的变量,并再次用上述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老年患者5 929例,男3 359例(56.7%),女2 570例(43.3%),年龄65~99岁,其中154例(2.6%)发生术后AKI。在应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中,XGB模型的AUROC和AUPRC最高,分别为0.798(95%CI 0.705~0.888)和0.230(95%CI 0.079~0.374);Brier评分最低,为0.023(95%CI 0.014~0.029)。对XGB模型进行简化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乳腺诊断系统(简称乳光超)对T1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治疗的超声检查3级及以上(排除6级)患者共2 245例。患者同时完成了超声及乳光超检查,其中,经活组织检查且有完整病理资料的患者共1 157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肿瘤最大直径将1 157例分为3组:S1组(≤1.0 cm)共452例,S2组(1.1~2.0 cm)共489例,S3组(>2.0 cm)共216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95%CI, 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Medcalc V19.0.4软件行Z检验。2种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2种方法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 结果1 157例中,恶性144例(12.4%),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良性1 013例(87.6%),其中纤维腺瘤85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9例,腺病112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130/144)和67.7%(686/1 013),诊断准确率为70.5(816/1 157),乳光超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 (136/144)和81.8%(829/1 013),诊断准确率为83.4% (965/1 157)。2种方法比较,乳光超诊断的敏感度与超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2,P=0.183),但乳光超的诊断准确率及特异度比超声高(χ2=55.148,P<0.001,χ2=53.515,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对0~1.0 cm及1.1~2.0 cm肿块,乳光超诊断效能优于超声(Z=2.384,P=0.034;Z=3.962, P<0.001);而对于>2.0 cm的肿块,乳光超的诊断效能与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11, P=0.056)。亚组分析显示:对于0~1.0 cm小肿块,乳光超特异度为85.7%(359/419),高于超声特异度72.3%(303/419)(χ2=22.555,P<0.001)。对于1.1~2.0 cm小肿块,乳光超特异度为80.4%(349/434),高于超声特异度66.1%(287/434)(χ2=22.613,P<0.001)。对于>2.0 cm肿块,乳光超特异度为73.1%(117/160),超声特异度为58.1%(93/160),乳光超特异度优于超声(χ2=7.979,P=0.005)。各亚组中,乳光超与超声的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27; χ2=0.374,P=0.541; P=1.000)。 结论乳光超对T1期乳腺癌的诊断优于超声,可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紧张型头痛(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情感、睡眠、认知障碍是临床调查研究中发现的TTH常见的并发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但共病的机制研究仍不明确.现有研究发现,共同的解剖基础、中枢致敏、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等机制可能参与到紧张型头痛并发症的发病过程,故对紧张型头痛常见并发症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8月~2006年3月,共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1~86岁,平均44岁。平均住院时间8周。闭合性损伤39例,开放性损伤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4例,颅脑损伤10例,半月板损伤3例,交叉韧带损伤2例,髌韧带损伤1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2例,慢性肾衰1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2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3例,Ⅴ型2例,Ⅵ型2例。采用解剖钛钢板、松质骨螺钉、骨栓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后3d内复查X线片,骨折达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38例,4例术后胫骨平台塌陷移位5mm。1例伤口严重感染并导致骨感染,经开窗引流持续冲洗、内固定物取出、植骨放置庆大霉素链株、胫前肌肌皮瓣移位修复手术,2年6个月治愈,但遗留膝关节畸形,跛行。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2.5年,41例骨折临床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6周,无植骨坏死发生。根据Merchant等评分标准,优2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自发现γδT淋巴细胞以来[1],这种在表皮和黏膜含量较多(10%~50%)[2],并发挥重要作用的T细胞亚群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小于胎龄儿(SGA)出生后追赶生长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SGA组、适于胎龄儿组(AGA)和大于胎龄儿组(LGA),收集出生时至2岁资料。统计分析SGA出生后追赶生长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SGA、AGA和LGA分别661例(8.3%)、6571例(82.5%)和729例(9.2%)。SGA组2岁时矮小的比例为0.9%,高于AGA组(0.6%)和LGA组(0.3%)(P0.05)。SGA组出生后2年内追赶生长主要出现在1岁以内。相关性分析显示,SGA 1岁内身长增长速度与出生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胎盘质量呈正相关,而与F/P呈负相关;与喂养方式相关。结论大部分SGA儿童在2岁时完成追赶生长,追赶生长主要出现在出生后1年内,胎盘不适当过重、喂养方式等因素均与SGA追赶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5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复杂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ASIF分型,患者均为C型骨折。其中C1型4例,C2型4例,C3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5d。C1、C2型骨折复位后用双钢板固定,C3型骨折复位后先用细克氏针固定髁间骨折块,再用双钢板固定。手术后3~5d佩带活动型肘关节支具进行功能锻炼。随访观察7~16个月,平均13个月。按照Mayo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15例患者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均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Mayo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对复杂肱骨远端骨折采取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使用活动型肘关节支具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