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门诊患者的投诉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方法对2012年门诊患者的投诉68例进行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与实施后的2013年投诉进行对比;结果2013年门诊患者投诉减少,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提高;结论加强门诊患者投诉管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整改,可有效地减少门诊患者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与肌内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绞痛、缓解绞痛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8例采用654—2阿是穴穴位注射,对照组44例采用杜冷丁75—100mg肌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中医院综合门诊部消毒隔离工作质量,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及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从2001~2005年连续5年抽检,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7.16%;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95%;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7.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为98.7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4.70%。结论,中医院综合门诊部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整体情况比较好,但仍存在消毒方法不正确,对监督监测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杏仙 《护理研究》2006,20(11):1011-1013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必须为病人提供全身心高质量的护理,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需要。但从医院护理队伍现状看,护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中小城市医院护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护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如何从根源、体制、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II、Ⅳ期老年糖尿病褥疮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老年糖尿病褥疮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换药,实验组50例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创面冲洗,丁胺卡那霉素消毒,济安舒能喷洒并结合红外线照射创面的方法;而对照组50例采用2.5%碘伏溶液消毒,红外线照射创面,0.02%呋喃西林液湿敷创面的常规换药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实验组治愈时间为(14.12±3.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7±3.87)d,二者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丁胺卡那霉素消毒,济安舒能喷洒并结合红外线照射创面,同时施行“个性化”结合综合护理治疗老年糖尿病褥疮疗效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对患者无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合理治疗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燕萍  刘杏仙  朱丽辉  梁美娟 《全科护理》2012,10(19):1814-18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采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评估两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先兆流产病人间苯三酚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治愈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4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6—12月开展项目管理的47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跌倒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对伊马替尼口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某院收治的42例经伊马替尼口服辅助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伊马替尼口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心理护理、合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配合必要的药物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静脉穿刺拔针环节往往被忽视,拔针不慎极易引起患者疼痛,穿刺点出血,损伤静脉,重者导致静脉瘀血、硬化[1]。传统理论认为,外周浅静脉穿刺拔针,用干棉球按住针眼,快速拔出针头即可。这种方法仍被大多数医务人员采用。也有报道,用棉签直压法、慢快法、加压法等拔针。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