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宫素对静脉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薇 《四川医学》2006,27(8):868-869
目的 探讨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同期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n=20),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n=20),选择L2-3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12—15ml。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缩宫素注射后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硬膜外组血压下降显著(P〈0.05)。结论 缩宫素对静脉全麻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电生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豚鼠噪声暴露后其耳蜗电生理与毛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哺乳动物在毛细胞受损后能否自我修复.方法 将30只豚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5只,噪声暴露后0.5 h组5只,7天组10只,3周组10只,后三组豚鼠暴露于 120 dB SPL白噪声中2 h,分别于结束暴露后0.5 h及7天、3周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及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ERP),扫描电镜观察耳蜗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豚鼠噪声暴露后7天组、3周组ABR及40 Hz-AERP较0.5 h组有所恢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观察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外毛细胞倒伏现象有改善.结论 噪声暴露后外毛细胞可能有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4.
刘晓薇 《重庆医学》1996,25(4):240-240
本文通过1778例有围产保健的孕产妇与94例无围产保健孕产妇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显示前组明显低于后组,说明认真做好围产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产前B超检查,确诊羊水过少的病例,对出生后326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羊水过少可致胎儿窘迫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在羊水过少确诊后,应通过联合监护积极进行宫治疗或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提高围生儿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刘晓薇 《中外医疗》2009,28(6):63-64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产前随机抽456例,选用B超、电子监护仪连续监测、脐血流图、羊水污染的程度进行生物物理评分,对出生脐带异常的172例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脐带异常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对围生期保健和提示临床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B超、电子监护、脐血流诊断脐带异常是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钙素(OC)与左心室参数、颈动脉内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390例,询问病史,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左心室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是否存在合并症分为4组:T2DM组、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T2DM微血管并发症组、T2DM大血管并发症组。比较4组相关指标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T2DM组相比,其他3组中OC含量明显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C与LVMI呈负相关;与LVEF、E/A比值呈正相关;与cIMT无相关性。同时OC与FBG、HbA1c、TC、TG、LDL-C、hs-CRP、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OC对T2DM患者的心脏及血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肌张力障碍的神经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张力障碍的任何生理模型应该能够解释在不同情况下肌张力异常是怎样产生的。脑损伤能引起肌张力障碍,相关部位有基底节、脑干、丘脑,但最常见的部位是豆状核。肌张力障碍可以遗传,其中包括全身性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但唯一明确遗传方式的是Segawa病(“遗传性进行性伴有明显昼夜波动的肌张力障碍”)。这种肌张力障碍是由于三磷酸鸟苷环羟酶I基因缺陷,多巴胺合成障碍所致,左旋多巴胺治疗有效可证实这点。另一个肌张力障碍的例子是帕金森氏病,多巴胺功能障碍既可能是自发的也可继发于药物治疗。令人费解的是,肌张力障碍总是…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服用参芪颗粒对游泳大鼠运动能力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游泳结合喂参芪颗粒组大鼠的体重增长率、耐缺氧能力、力竭游泳时间与单纯游泳组大鼠比较显著提高,与游泳结合喂葡萄糖组大鼠比较亦有所提高;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线粒体的三项立体学参数(Vv、Sv、N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小于(P>0.05)单纯游泳组和游泳结合喂葡萄糖组,其中Vv、Nv显著小于单纯游泳组,提示参芪颗粒对于保护线粒体、抗疲劳等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禁食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产妇分为3组:不禁食:自然分娩(Ⅰ组);手术禁食:静脉麻醉剖宫产(Ⅱ组)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Ⅲ组).观测记录各组禁食时间,产妇新生儿娩出前血糖,新生儿脐动脉、脐静脉血糖.结果:3组产妇血糖差异无显著性,Ⅰ组与Ⅱ组相比,脐动脉血糖差异无显著性,脐静脉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Ⅲ组相比,脐动、静脉血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长时间禁食可致新生儿脐血糖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