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明确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跟痛症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顽固性跟痛症32例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抗炎治疗、对照组27例,仅抗炎治疗. 结果均经半年以上随防,绝大部分疼痛完全消失,恢复至病前的活动水平,对照组患者疗效不理想且停药后复发. 结论跟痛症,特别是顽固性跟痛症,应考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早期,及早给予抗骨质疏松结合抗炎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209例50岁以上绝经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检测数据,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骨量减少组67例、骨质疏松组93例,对各组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50~<65岁患者4项骨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与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分别呈负相关(r=-2.89、-2.88、-2.55,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β胶原特殊序列呈正相关(r=0.756,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86,P<0.05);β胶原特殊序列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74,P<0.05).结论 对绝经后女性进行4项血清骨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全面并合理地评价患者近期骨代谢情况,辅助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特别是对于50~<65岁女性患者应积极干预,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2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年龄、身高、体重、骨密度(BMD)、血钙(Ca)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含量进行测定,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与骨关节炎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L1-4平均BMD:OP组与OA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A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Ca水平:OP组与OA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A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含量:OP组、OA组与正常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患者均有升高的趋势,骨质疏松能够加速骨关节的病变,而骨关节炎也能够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二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K2联合维生素D3治疗青壮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门诊因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共387例。符合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青壮年患者132例,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VD)口服,随访6个月,通过观察服药前后血清25-OH-VD、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检测、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股四头肌肌力的比较,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治疗前后各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随访6个月后,血清25-OH-VD(t = 2.664)、血清P1NP(t=3.265 )的水平及股四头肌肌力(最大肌力t =3.005;平均肌力t =2.564)均较用药前增加(均为P<0.05),总体VAS评分较用药前下降( t=3.762,P<0.05)。同时治疗前发现其中33例患者膝关节MRI检查中提示胫骨平台或股骨内侧髁存在不同程度的软骨丢失和骨髓水肿。 结论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联合应用能改善青壮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营养代谢,并促进成骨作用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和活动能力。因此对于青壮年KOA,应该早期干预治疗,从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刘康妍 《当代医学》2001,7(11):71-72
骨关节病亦称骨关节炎,是一种 最常见且最花代价的关节病。X光片普查显示它的发病率是和年龄紧密相连的。X光片显示,30岁以下的男女性中只有5%左右的发病率,而60岁以上则有超过70%的发病率。但近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如空调环境的增多)及工作负荷的  相似文献   
8.
跟痛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明确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跟痛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顽固性跟痛症32例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抗炎治疗、对照组27例,仅抗炎治疗。结果 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绝大部分疼痛完全消失,恢复至病前的活动水平,对照组患者疗效不理想且停药后复发。结论 跟痛症,特别是顽固性跟痛症,应考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早期,及早给予抗骨质疏松结合抗炎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为早期预防该类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本组自2001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例,女73例,平均年龄69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和医生诊断该病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类风湿关节炎(P〈0.05)、糖尿病(P〈0.05)、肿瘤(P〈0.01)、激素服用史(P〈0.01)、高血尿酸症(P〈0.05)和伴发其它系统感染(P〈0.05)是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高危险因素,WBC(P〈0.01)、ESR(P〈0.01)、CRP(P〈0.01)、关节液常规生化(P〈0.01)、关节液细菌培养(P〈0.05)、组织微生物培养(P〈0.01)指标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较其他方法更加方便。结论早期详细询问病史,积极治疗合并症对预防术后感染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感染做诊断时,联合多种指标检测,能够提高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退行性腰椎滑脱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绝经后女性55例,年龄48~77岁,平均58岁;另选取同期50例非退行性腰椎滑脱绝经后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49。72岁,平均61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双斜位x线检查,并测量其腰椎L1~L4椎体骨密度。结果不同腰椎滑脱程度患者间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滑脱组与非腰椎滑脱组间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关系,呈正相关,而滑脱严重程度与骨密度值无关。预防骨质疏松症有助于预防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