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孟晨  孙贻安  李静蔚 《浙江医学》2022,44(15):1606-1613
目的探讨可溶性因子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通过差异分析及生存分析得到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对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对预后模型的高、低风险组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及生存分析得到27个预后相关的可溶性因子的差异基因。PPI结果显示,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相互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中IL-7、IL-4、IL-16、CCL5、CXCL13、CXCL9、CXCL1、LTA等相互作用。GO分析表明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参与补体的激活、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形成、趋化因子形成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可溶性因子预后相关基因与NF-κB信号传导途径、Th1和Th2细胞分化、TNF信号传导途径、IL-17等信号传导途径密切相关。可溶性因子预后模型高风险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组中所有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功能评分均发生了降低。结论可溶性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信号传导等途径干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以间质细胞结构异常、核异型性、肿瘤边缘外观和间质过度生长为特征的乳腺肿瘤[1],PTB的发病率低,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9[2]。PTB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误诊率较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对防止患者病情的恶化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收治1例乳腺巨大交界性分叶状肿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