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急性肾损伤(AKI)2期与AKI 3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危重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ICU实施CRRT的56例危重AKI 2~3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12年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订的新的AKI标准,将患者分为AKI 2期组(26例)与AKI 3期组(30例)。比较两组的预后指标(住院时间、CRRT持续时间、28 d肾功能恢复率、28 d全因病死率)及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EⅡ)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KI 3期组患者的CRRT持续时间[(188.6±112.5)h vs.(96.3±44.7)h]、28 d全因病死率[66.7%(20/30)vs.15.4%(4/26)]均明显高于AKI 2期组(P<0.05),28 d肾功能恢复率[36.7%(11/30)vs.92.3%(24/26)]均明显低于AKI 2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KI 3期组患者的APACEⅡ评分[(23.4±3.6)分vs.(19.8±2.1)分]明显高于AKI 2期组(P<0.05);AKI 3期组患者的生存中位时间(34 d vs.109 d)明显短于AKI 2期组(P<0.05)。结论AKI 2期启动CRRT能够明显降低28 d全因病死率,延长生存中位时间,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泮托拉唑防治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泮托拉唑防治急危重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7例入住ICU的急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和法莫替丁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监测给药后第2,4,6天胃液pH值。结果在泮托拉唑组,患者均无明显消化道出血发生,总有效率100.00%,4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91.11%;在法莫替丁组,6例患者发生明显出血,总有效率为85.71%,14例发生少量出血,显效率为5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4,6天,泮托拉唑组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5.17±0.37vs4.20±0.38、5.72±0.46vs4.69±0.44、5.98±0.47vs4.97±0.45,P均〈0.01)。结论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可显著降低急危重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其胃液pH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复张术对机械通气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38例实施肺复张术患者,分析其复张效果、肺复张术的不良反应等。肺复张采取固定驱动压、逐渐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的方法,所有肺复张患者均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 38例患者进行了162次肺复张术,其中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发生气胸,肺复张总有效率90%。肺复张中有效PEEP变化较大,最低6 cm H2O(1 cm H2O=0.098 kPa),最高30 cm H2O;SaO2维持最短0.5 h,最长126 h;平均每例患者接受4.26次,其中有1例患者最多接受8次肺复张术。18例(47%)患者在肺复张中曾经发生过低氧血症,162次肺复张术中发生72次(44%)低氧血症;开始诱发低氧血症的最低PEEP为6 cm H2O,最高为20 cm H2O,平均13.0 cm H2O。21例(55%)患者肺复张中曾发生过血压短暂降低,162次肺复张中有68次(41%)血压短暂降低;开始出现血压下降的最低PEEP为6 cm H2O,最高为21cm H2O,平均13.5 cm H2O。结论肺复张术可以有效改善SaO2,PEEP的设定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5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患者用长托宁和氯磷定救治,对照组62例患者用阿托品和氯磷定救治。结果两组给药的次数和总量、阿托品化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愈的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比阿托品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ICU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征。 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住皖北总院ICU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且并发VAP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 纳入研究VAP患者共47例,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14~74岁,气管插管42例次,气管切开26例次。分泌物培养阳性者66例次。取标本培养前应用抗菌药物53例次(80.3%)。并发VAP共66例次,培养病原菌90株,其中G-杆菌58株(64.4%),G+球菌23株(25.6%),真菌9株(10.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6株(17.8%)、铜绿假单胞菌13株(14.4%)、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12.2%)、肺炎克雷伯菌9株(10.0%)和大肠埃希菌8株(8.9%)。在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最为严重,对头孢类(100.0%)、氨苄西林/舒巴坦(93.8%)、喹诺酮类(93.8%)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最低(43.8%);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92.3%)耐药性最高,对头孢他啶也达到53.8%的耐药率,对丁胺卡那的耐药性最低,为23.1%;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100.0%)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为11.1%;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100.0%)耐药性最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为1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4.5%(6/1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结论 ICU中VAP感染以G-杆菌为主,且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住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I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科时采取的机械通气模式,分为SIMV组和BIPAP组。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前和通气48 h时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等血气指标,以及治疗结束后镇静剂的总用量、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纳入研究的AECOPD患者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SIMV组15例,BIPAP组28例。机械通气48 h时RR和HR两组间比较,SIMV组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光气中毒患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急性光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时间、初发临床表现、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重度组的潜伏期显著短于轻度组(P0.01)。光气中毒主要初发症状为咳嗽(82.61%)、胸闷(69.57%)等呼吸道症状。重度组呼吸频率、心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P0.01)。23例患者均存活。结论: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根据病情轻重及早短程给予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呼吸支持是防止病情恶化、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4 h血乳酸(Lac)清除率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78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病死组27例和存活组5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24 h Lac清除率、NLR、PCT,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8 d内病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4 h Lac清除率联合NLR、PCT对28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基础疾病、氧合指数、体温、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占比均高于存活组(P<0.05);病死组24 h Lac清除率低于存活组,NLR、PCT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经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PSI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