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维A治疗难治性红皮病二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例 1,男, 37岁。因躯干、四肢反复鳞屑性红斑 4年 (曾诊断为银屑病 ),加重伴皮肤弥漫潮红 10 d入院。常于感冒后加重,用雷公藤、迪银片和红霉素等治疗可控制症状, 10 d前受凉后全身皮肤发红、肿胀、脱屑。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2年,双侧肾结石病史 3年。体检:体温 37.8℃,血压 18/13 kPa,体重 86 kg,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皮肤弥漫潮红,受累面积约占体表总面积的 92%,糠状鳞屑,四肢可见小片浸润性红斑,上可见散在粟粒样脓疱。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电 解质、肝肾功能、血脂正常,全胸片、心电图正常, …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研究人参皂苷Rg1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考察空白组与人参皂苷Rg1给药组的内源性物质差异,并确定生物标志物.结果:筛选出对分组贡献较大的25种潜在生物标记物,通过数据库确定了6个目标物的结构、代谢途径,相关酶和作用靶点,分别为吡哆醛与醛氧化酶、氨基葡萄糖和已糖激酶、甲基尿酸及黄嘌呤脱氢酶、多巴醌转化酪氨酸酶、氟尿苷与胸苷磷酸化酶、卵磷脂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文献解释了人参皂苷Rg1在嘧啶代谢通路中为胸苷磷酸化酶的抑制剂;还可促进卵磷脂通过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催化成血浆胆固醇酯.结论:代谢组学及生物效应网络方法能用于人参皂苷Rg1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乳膏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皮肤慢性溃疡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在清创和换药的基础上待创面表面清洁后外敷厚层三乙醇胺乳膏,对照组仅用常规清创和换药。结果治疗组21例中痊愈18例,占85.71%,显效2例,占9.52%,好转1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17例中痊愈8例,占47.06%,显效2例,占11.76%,好转5例,占29.41%,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者肉芽组织出现时间、皮肤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乙醇胺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溧水地区常见变应原种类,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80例(面部皮炎106例,手部湿疹47例,外阴湿疹2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以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过敏组斑贴试验阳性率74.44%,高于对照组(2.78%)(χ2=66.58,P0.01),3组病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3.89%)、卡巴混合物(20.00%)、芳香混合物(19.44%)、重铬酸钾(17.22%)、对苯二胺基质(13.89%);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33.33%,13.82%)、芳香混合物(12.28%,22.76%)。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溧水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36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10mg,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3片,3次/日。4周后减量为10mg,1次/日,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3.53%。结论: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痤疮可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体疣皮下植入治疗扁平疣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平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面部、手背、前臂等处,影响外观。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甚满意。近年来,我科采用自体疣皮下植入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溧水县近6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规律和特征,为加快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经验。方法对溧水县麻风病防治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结果 1950—2009年累计登记报告麻风病患者214例,复发4例;5年平均发现率从最高年段1955—1959年的6.47/10万,下降到2005—2009年的0.04/10万;患病率从1958年的27.9/10万,下降到2009年的0.24/10万。结论溧水县麻风病呈低流行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2例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伴发的带状疱疹用万乃洛韦(商品名明竹欣,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造)治疗报告如下。 例1,男,49岁,颜面部红斑,水疱,伴发热,疼痛5天。患者5天前于右侧颜面部出现带状分布的红斑,簇集性水疱,自觉疼痛,并有发热。5月前,因患“皮肌炎”于当地医院就诊,予强的松80mg/d及氨甲喋呤冲击治疗。一月后症状缓解,渐减量。目前,维持强的松45mg/d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涛  刘夕琳 《皮肤病与性病》2013,(6):I0003-I0003
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disease.EMPD)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发于外生殖器部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多发性难治性跖疣按就诊顺序单号入治疗组,双号入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20mg,1次/d,同时予以液氮冷冻,用棉签浸蘸液氮后迅速置于疣体上持续(40~50)s,待自然复温,连续冻融(3~4)次,2周1次,治疗8周;对照组:使用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91%、65.38%。结论阿维A联合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且为无创伤性治疗,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学习影响小,为多发性顽固性跖疣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