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椎间盘等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干预组每天用番茄红素灌胃.各组每周称体重,12周后处死并取椎间盘及血清观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明显退变,干预组椎间盘轻微退变;模型组体重减轻(P<0.05)、抗氧化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而干预组较模型组体重及抗氧化水平有所升高(P<0.05·P<0.01).结论 D-半乳糖在诱导大鼠衰老的过程中可诱发椎间盘退变.而番茄红素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及蛋白多糖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为自备.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到6孔板,在细胞生长到90%融合时开始转染.设立3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介导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空质粒组转染窄质粒pcDNA 3.1(+);空白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其余步骤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转染后72 h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鉴定转染是否成功,同法检测软骨基质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14 d阿尔辛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转染组有一大小为219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胞浆内呈棕色阳性染色;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转录,无特异性扩增条带,且细胞胞浆未见明显染色.转染组町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基因大小225 bp,Ⅱ型胶原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SP染色均无明显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染性着色.结论: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单节段LDH患者2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8例采用MSLD治疗,130例采用MED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后VAS、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ODI改善率和改良MacNab评分情况.结果:MSLD组及MED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4.5±1.5cm和2.5±0.8cm.手术时间分别为40.0±13.8min和56.0±15.9min,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6±77ml和111±45ml、住院天数分别为9.4±2.6d和9.8±2.8d,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随访时间分别为平均18.3个月和18个月,未次随访时MSLD组及MED组的VAS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4.5±2.1)%,SF-36量表躯体疼痛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1.3±5.6)%和(80.1±6.1)%,ODI改善率分别为(85.3±1.8)%和(82.3±2.0)%,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0%和93.7%,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SLD组及MED组并发症分别为:腹部不适14例(9.46%)和12例(9.23%)、急性尿潴留21例(14.19%)和18例(13.84%),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脊膜撕裂0例和2例(1.54%)、急性竖脊肌血肿2例(1.36%)和5例(3.85%),MSLD组明显少于MED组(P<0.01).结论:MSLD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MSLD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目前更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阿霉素和IFN-γ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方法 用MTT测定TRAIL、阿霉素、IFN-γ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各组细胞凋亡 率。 结果 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合作用于MG-63细胞后,能显著增强对MG-63的杀伤、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TRAIL组或阿霉素组(P<0.05)。 结论 TRAIL、阿霉素、IFN-γ三者联用能显著提高骨肉瘤细胞MG-63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交通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交通伤患者69例(ISS值大于或等于25),参照Moore等提出的损伤控制纳入条件,其中32例为DCS组,其余37例采用传统救治方案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DCS组(P<0.05)。结论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多学科、联合救治、合理地运用DCS,可以提高严重交通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RASSF1A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RCR方法检测a)骨肉瘤MG-63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10例骨软骨瘤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结果a)骨肉瘤MG-63细胞中未发现RASSF1A基因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缺失率为43.33%,对照组骨软骨瘤中表达率为100%,正常骨组织中表达率为100%。RASSF1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Price组织学分级及是否侵犯软组织无关(P〉0.05)。结论RASSF1A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及蛋白多糖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为自备。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到6孔板,在细胞生长到90%融合时开始转染。设立3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介导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pcDNA 3.1(+);空白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其余步骤相同。 主要观察指标:转染后72 h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鉴定转染是否成功,同法检测软骨基质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14 d阿尔辛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 结果:转染组有一大小为219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胞浆内呈棕色阳性染色;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转录,无特异性扩增条带,且细胞胞浆未见明显染色。转染组可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基因大小225 bp,Ⅱ型胶原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SP染色均无明显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染性着色。 结论: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检测其基本特性;MTT法检测其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在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选取糖尿病大鼠27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及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组又分别于1 d、2 d、3 d、4 d、7 d、14 d及21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bFGF及NGF蛋白表达水平及转染效率,并与空白对照组、载基因纳泡组21 d时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制备的阳离子纳泡形态规则,稳定性好,平均表面电位为12.7 mV;与基因结合量高达3.8mg/108个纳泡;基因结合率高达39.5%;MTT显示对细胞无明显毒性。Western-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载基因纳泡组bFGF及NGF蛋白水平低;bFGF蛋白及NGF蛋白在载基因纳泡组48 h时转染效率及表达水平最高。超声破坏载基因纳泡48 h组bFGF水平在治疗第7天表达及转染率达到峰值,NGF水平在治疗第4天表达及转染率最高。结论载pcDNA3-bFGF-NGF基因纳泡能显著增强超声显影;经超声基因转染仪破坏后可定位释放基因,且基因转染效率明显提高,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维甲酸作用HOS细胞,采用噻唑蓝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维甲酸可明显抑制HOS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形态呈明显的良性分化,瘤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维甲酸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1~S进程,阻滞细胞于G1期。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未经诱导物处理的对照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为31.19%;经维甲酸处理之后,实验组细胞G0/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为57.94%。结论维甲酸对HOS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敬  刘之川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1946-194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6例,通过对比常规换药组(27例)及VSD组(39例)患者1、2、4周各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VSD组治疗效果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相对于传统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治疗中疗效显著,能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