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2021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患者妊娠结局,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对应干预措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0例HDP患者(单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n=157)与正常妊娠结局组(n=24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并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400例HDP患者中共157例(39.2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孕前BMI、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负性情绪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35岁(OR=23.815,95%CI:10.370~54.655)、孕前BMI≥24.0(OR=16.010,95%CI:6.832~34.620)、阴道分娩(OR=16.336,95%CI:7.325~36.403)、GDM(OR=26.337,95%CI:11.908~58.253)、负性情绪(OR=20.682,95%CI:2.791~54.876)均为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stic(P)=-4.125+年龄×3.170+孕前BMI×2.773+阴道分娩×2.793+GDM×3.271+负性情绪×3.029;当logistic(P)=4.11,预测HD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65~0.926),预测敏感度为84.36%,特异度为82.17%;根据设定的评分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可将HDP患者划分为低风险(0~4分)、中风险(5~8分)与高风险(9~12分)。 结论 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年龄、孕前BMI、阴道分娩、GDM、负性情绪均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妊娠35~37周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1日~2016年11月1日期间于温州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907例,于35~37孕周产前检查时或入院时取阴道下段1/3处及肛周分泌物进行GBS检测。比较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GBS定植阳性组与阴性组妊娠结局,并分析GBS定植与胎膜早破和高龄的关系。结果 GBS总体定植率为12.68%(115/792)。与GBS定植阴性组比较,GBS定植阳性组胎膜早破(26.56% vs 16.41%)、绒毛膜炎(34.78% vs 2.02%)、败血症(5.21% vs 0.25%)及新生儿肺炎(10.43% vs 1.01%)发生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BS定植阳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5.21% vs 2.52%)、新生儿黄疸(8.69% vs 8.33%)发生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BS定植阳性是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OR=2.16,95% CI:1.38~3.36,P<0.05)。年龄≥ 35岁的孕妇组GBS定植阳性率为15.62%(10/64),年龄<35岁的孕妇组GBS定植阳性率为12.46%(105/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结论 妊娠35~37周生殖道GBS定植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是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有必要进行普遍筛查;高龄与生殖道GBS定值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预测指标。方法 选取2013-07-01—2014-10-30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建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192例为研究对象。妊娠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GDM最新诊断标准,分为非GDM组和GDM组各96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于妊娠8~14周检测血清铁蛋白(SF)、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血红蛋白(H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孕妇的年龄、产次、孕次、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SF、FPG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妊娠早期Fins、C肽、Hb、HbA1c、HOMA-IR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和HOMA-IR是GDM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HbA1c预测GDM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0.565,0.719)〕,当截断点选择为5.1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9%和71.9%;HOMA-IR预测GDM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6〔95%CI(0.536,0.696)〕,当截断点选择为1.07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6%和57.3%。HbA1c和HOMA-IR联合预测GDM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695〔95%CI(0.622,0.769)〕。结论 妊娠早期HbA1c、HOMA-IR对GDM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金雪  凌思思  陈良 《系统医学》2023,(16):155-158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明光市人民医院90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5,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产后出血量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PPH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经皮雌激素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探讨安全有效的经皮雌激素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初次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照1: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A(经皮雌激素5 g组)、试验组B(经皮雌激素10 g组)和对照组(口服雌激素组)各80例进入前瞻性研究;比较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宫腔探查分级评分、月经恢复、宫腔恢复和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前增值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宫腔探查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厚、宫腔探查分级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8.677,P=0.000;χ^2=7.716,P=0.021),试验组B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B宫腔探查评分显著低于试验组A和对照组(P<0.01);3组间月经改善率和宫腔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95,P=0.084;χ^2=4.183,P=0.124);试验组A和组B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为1.25%(1/80),显著低于对照组[8.75%(7/80)](χ^2=7.782,P=0.020);各组用药前后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应用经皮雌激素和口服补佳乐均有助于修复子宫内膜、降低分级评分,且前者肝功能损害风险小,不会影响血脂代谢以及凝血功能;较大剂量经皮雌激素更有利于降低分级评分,改善预后,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FGR孕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复方氨基酸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服短肽型肠内营养液,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高度、腹围、体质量,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液流速高值/舒张晚期血液流速高值(S/D)均降低(t值分别为5.459、4.962、3.987、3.193、3.228、2.710,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宫高、腹围、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529、2.477、8.956、5.808、6.721、2.561,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36、2.414、2.347,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170、2.898、2.833、5.382、6.274,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t/χ^(2)值分别为2.671、9.414、7.852、2.628、5.063、5.373、4.181,P<0.05)。结论 在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氨基酸治疗的同时,提供短肽型肠内营养液能够促进FGR胎儿发育,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