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PBL是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007年上学期内科学教研室对2003级七年制临床医疗系学生内科学教学进行PBL教学改革,现将教学改革的成效与经验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胶原性胃炎(CG)的临床特征,为CG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数据库以胶原性胃炎、胶原性胃十二指肠炎、胶原性胃肠道疾病、胃黏膜结节为关键词收集已发表的病例报道及病例系列,整理各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临床信息。结果 共94例CG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消化道胶原沉积范围分为上消化道胶原沉积性胃炎(UDT-CG)组、全消化道胶原沉积性胃炎(TDT-CG)组及其他组。人口统计学特征:UDT-CG组患者52例,其中女性57.69%、男性42.31%,中位年龄14.50(11.00,25.75)岁;TDT-CG组患者17例,其中女性70.59%、男性29.41%,中位年龄15.00(9.50,48.50)岁;其他组患者25例,其中女性64.00%、男性36.00%,中位年龄25.00(15.50,59.50)岁。临床表现:UDT-CG组患者贫血59.62%、腹泻17.31%,TDT-CG组患者贫血29.41%、腹泻94.12%。胃黏膜结节样表现:UDT-CG组患者75.00%,TDT-CG组患者35.29%。初始治疗:UDT-CG患者对症治疗75.0...  相似文献   
3.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 ̄12月32例有消化系统症状,胃镜、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造影等检查阴性的患者,进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经口或肛门进镜,经口进镜9例,其中6例麻醉状态下进镜,经肛进镜23例,进镜前肌注654-210mg,安定10mg。结果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发现小肠阳性病变26例,阳性检出率81.25%,其中小肠Crohn病6例,小肠肿瘤5例,小肠血管畸形2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征5例,小肠炎4例,回肠多发溃疡1例,回肠憩室并出血2例,空肠脂肪瘤1例。黑便查因阳性率100(%11/11),呕吐查因阳性率100(%4/4),腹痛查因阳性率43.75%(7/16),腹胀查因阳性率(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阳性检出率高,并且是一直视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但操作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pcDNA3.1(-)CVyCDglyTK,并以新型磷酸钙纳米为基因治疗载体,研究该基因治疗体系在胃癌细胞中体外与体内专一性表达和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PCR、RT-PCR、融合PCK、酶切及连接等技术构建由CEA启动子、CMV增强子驱动的融合自杀基因pcDNA3.1(-)CVyCDglyTK表达栽体和融合自杀基因pcDNA3.1(-)CMVyCDglyTK表达栽体.以磷酸钙纳米为栽体分别转染CEA阳性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和CEA阴性的Hela细胞.采用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感染细胞中yCDglyTK基因的表达,并在体外观测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结果 SGC7901细胞在感染以上两种质粒表达栽体后均有yCDgtyTK mRNA表达,Hela细胞在转染纳米-pcDNA3.1(-)CMVyCDglyTK复合物后有yCDglyTK mRNA表达,对5-FC的敏感性增强,而在转染纳米-pcDNA3.1(-)CVyCDglyTK复合物后则没有yCDglyTK mRNA表达,5-FC对其亦无杀伤作用.在体外实验中,经纳米转染pcDNA3.1(-)CVyCDglyTK筛选的阳性克隆组细胞存活率为8.0%,纳米-pcDNA3.1(-)CVyCDglyTK转染组为25.4%,而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为99.0%.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由CEA启动子、CMV增强子驱动的融合自杀基因yCDglyTK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能使融合自杀基因在CEA阳性的胃癌细胞中专一性表达,从而达到靶向治疗胃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改变现有的“以教科书为主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制作一套较为完整的临床教学视频课件.结果 利用视频课件,在网站演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结论 临床病例资源得到最大的增值和利用,大大地丰富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CA125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前瞻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胃药有四怕     
服用胃药时要注意胃药有四怕,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药效,还可能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一怕酸.胃病患者之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胃病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的,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这类胃病需要服用制酸药,控制体内胃酸分泌.它包括两类: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阻滞剂.常用的包括雷尼替丁、西米替丁(泰胃美)、奥美拉唑(洛赛克)等.服药前后如果吃了酸性的食物,如醋或水果,会使制酸药物药效打折扣,甚至失效.另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治疗消化不良的保和丸,也属于"酸性药",应尽量避免和制酸药一同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202例经胃镜,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等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疑患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等。【结果】202例患者中,92例经肛进镜,69例经口进镜,41例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172例检出阳性病灶,总阳性率为85.15%(172/202)。38例镜检诊断为小肠肿瘤,检出率18.81%(38/202),占所检出病变的22.09%(38/17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94.74%(36/38)。36例小肠肿瘤中26例(72.22%)为恶性肿瘤,10例(27.78%)为良性肿瘤。【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肿瘤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小肠肿瘤以恶性多见。  相似文献   
9.
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锯鳞蝰蛇毒生化测定法测定53例原发性肝癌(PHC)、36例良性肝病、7例转移性肝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异常凝血酶原(APT)。结果显示:PHC患者血浆APT含量为161.66±66.61,与良性肝病组的APT含量84.64±34.69和对照组的65.73±31.3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血浆APT≥120%作为PHC的阳性标准,APT诊断PHC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3.02%、88.89%、85.39%,高于同时测定的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和α-L岩藻糖甙酶,提示APT用于PHC的诊断优于其它标志物。36例良性肝病中的28例肝硬化中有4例APT阳性,阳性率12.49%,用维生素K_1后均降至正常,而PHC用维生素K_1后APT无明显变化。在AFP阴性PHC中APT的阳性率为80.00%(16/20)。APT与AFP联合检测阳性年提高到93.59%,PHC手术切除后血浆APT水平降至正常。上述结果提示:APT对PHC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有利于AFP阴性及AFP低密度PHC的诊断,并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消炎痛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消炎痛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以阐明其抗肿瘤机理。方法:分别用消炎痛(终浓度100~800μm)或消炎痛+5-氟脲嘧啶(5-Fu)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RKO,采用DNA凝胶电泳,MTT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消炎痛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消炎痛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消炎痛可协同5-Fu抗肿瘤细胞增殖效应。结论:消炎痛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结肠癌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