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3(hNaDC3,)对人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C)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其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亚克隆技术构建正义pcDNA3-hNaDC3和反义pcDNA3-AhNaDC3两个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pcDNA3-hNaDC3及pcDNA3-AhNaDC3转染至HKC细胞。克隆筛选后,用RT—PCR、Northern印迹及Western印迹鉴定外源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荧光探针JC-1观察各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外源hNaDC3基因稳定整合到HKC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高、低表达。转染正义hNaDC3cDNA的HKC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JC-1在线粒体内形成单体,发出绿色荧光;而转染反义hNaDC3cDNA的HKC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略微升高,JC-1形成聚合体,发出红色荧光。结论 hNaDC3过表达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反义hNaDC3则使线粒体膜电位略微升高。提示NaDC3可能通过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参与了细胞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患儿胃肠传输时间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功能性便秘患儿和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口 盲传输时间 ,结肠传输时间及分段结肠传输时间的正常值 .方法 :通过口服不透X线标志物 ,用X线拍片法分别于 12 ,2 4和 4 8h摄腹部平片 ,测定 6 8名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 (totalgastrointestinaltransittime,TGITT)、口 盲时间 (mouth intestinetransittime ,M ITT)和结肠传输时间 (colonictransittime ,CTT) .结果 :正常儿童及FC患儿的 5 0 %全胃肠、口 盲、全结肠传输时间分别为 (2 3.6± 1.6 )h ,(9.9± 1.4 )h ,(14 .8± 1.8)和 (80 .4± 2 .1)h ,(2 0 .7± 0 .6 )h ,(5 9.9± 2 .3)h .节段性结肠传输时间包括 :右半结肠传输时间 (rightcolonictransittime,RCTT) ;左半结肠传输时间 (leftcolonictransittime ,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 (rectosigmoidcolonictransittime,RSTT)分别为 (7.3± 1.1)h ,(3.4± 0 .8)h ,(4 .1± 1.2 )和 (2 0 .3± 1.2 )h ,(12 .8± 1.7)h ,(2 6 .8± 1.4 )h .结论 :正常儿童胃肠传输时间与正常成人和功能性便秘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胃肠传输时间测定可了解全胃肠及各段的动力情况 ,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重症肺炎301例救治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肺炎及时合理的救治以及危险因素的探讨和防范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于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婴幼儿重症肺炎 3 0 1例 ,现将其救治和危险因素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178例 ,女 12 3例 ,系我院儿科急救室和ICU的住院患儿。年龄 :1个月~ 6个月 76例 ,7个月~ 1岁5 8例 ,2~ 3岁 115例 ,4~ 5岁 5 2例 ,均符合WHO制订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管理方案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重度肺炎 2 0 6例 ,极重度肺炎 95例。发生单器官功能衰竭 2 2 7例 ,其中心衰 13 5例 ,呼衰 3 4例 ,脑水肿 2 8…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细胞问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RMC组(n=6)、ILK-con siRNA转染组(n=6)和ILK-siRNA转染组(n=6).合成抑制ILK基因的siRNA,待细胞长至60%融合后,ILK-siRNA转染组和ILK-con sLRNA转染组分别用脂质体转染ILK-siRNA或ILK-con siRNA,RMC组仅加入脂质体,24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和总RNA,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ILK和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继续培养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RMC组和ILK-con siRNA转染组比较,ILK-siRNA组IL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降30%~50%(P<0.05,P<0.01),Cx43 mRNA水平增加30%~40%(P<0.05),Cx43蛋白水平增加60%~70%(P<0.01).应用ILK-siRNA转染系膜细胞后24、48、72h,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RMC组和ILK-con siRNA转染组(P<0.05,P<0.01).结论 抑制ILK途径可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Cx43的表达,增强细胞活力;Cx43的调节可能是部分通过ILK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热原检查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热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近5年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热原检查的检验数据进行统计,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热原实验中家兔升温幅度与家兔体质量、性别、基础体温、环境温度、家兔使用次数、实验样品与前次实验是否相同、实验间隔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 家兔升温幅度≥0.4℃与家兔基础体温38.0~38.7℃、环境温度波动1.6~3.0℃、家兔第1~3次使用、实验间隔天数为2~5 d和前次使用相同样品呈现强关联。结论 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热原检查过程中,应尽量选用基础体温和使用次数不同的家兔,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前次样品为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家兔,实验间隔天数适当延长,并且保持较小环境温度波动,以保证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热原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成年女性的骨密度,探讨其骨密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当地268位20岁~60岁成年女性,按不同年龄分组,每组5岁,共8组.应用韩国生产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全部进入分析.(1)女性的峰值骨密度处于36岁~40岁年龄组,峰值组的骨密度高于绝经后组(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女性的骨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的SI和年龄呈现出负相关(r=-0.193,P<0.01),和身高有显著关系(r=0.157,P<0.05),并未发现与体重和BMI有关系.结论 广西巴马地区20岁~60岁女性SI值与年龄和身高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SI值为进一步探讨长寿地区成年女性的骨密度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汉族人群中5种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汉族人群中5种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应用中的探讨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冯明亮冯哲王健莲张雁征稽月华张工梁陈和平杨颖刘达庄ABO、MN、P、Rh和HLA5种系统都是具有遗传性状的人类血型,大多表现为简单的显性或隐性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均可作为...  相似文献   
9.
在体诱导鼠脑皮层扩散性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KCl和针刺分别在鼠脑诱导皮层扩散性抑制(CSD),研究其在体成像和电生理特点。方法用针刺(n=10)和KCl(n=10)诱导鼠脑CSD,并用NaCl作对照(n=5),电生理记录和光学成像来描记CSD的产生与传播,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单次针刺可诱导一组同心圆样扩散波,KCl诱导多组不规则弧形扩散波,两者均伴随去极化电位的变化,且两者电位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照组没有这一现象的产生。结论KCl和针刺均可在体诱导鼠脑CSD,并通过光学成象(OISI)直接观测CSD的产生发展,与电生理观测结果一致,为进一步研究CSD的发生机制及其可能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TC3型膝关节假体在胫骨内侧骨缺损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利用TC3型假体行关节置换术的20例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充分评估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结果:20例手术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下肢畸形纠正,手术之后复查X射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下肢力线纠正,定期随访膝关节假体周围未见骨溶解、骨吸收、感染灶等表现,也均未见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患者术前的疼痛病症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患者术前的功能障碍,包括主动、被动屈曲、主动、被动伸直等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经KSS评分后,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关节脱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TC3型假体在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疗效满意,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完整性并纠正下肢力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