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8月我院足踝外科跟骨骨折手术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加用格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跟骨骨折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问卷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相关知信行问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格林模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能够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相关康复锻炼知识、态度、行为的水平,进而加快患者足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伴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治疗严重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男25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58.2岁;35例有明确颈部外伤史,3例仅受轻微暴力(与颈部突然过伸有关)。术前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9.8±4.4,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s Score,JOA)为8.1±1.7;术前CT重建显示骨化韧带均分布在3个节段以上,椎管占位50%~85%,平均70.7%。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80±80)ml。末次随访时颈椎NDI和JOA评分分别为7.5±2.5和13.5±2.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颈椎前凸Cobb角为(8.10±2.70)°,末次随访时为(15.6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C5神经根麻痹症状3例,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8例。无椎动脉损伤、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技术治疗重度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良好,安全、可行,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下肢骨牵引患者治疗期间的体验及需求,为有效护理下肢骨牵引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住院行下肢骨牵引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依据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结合Nvivo 11.0软件分析资料。结果通过分析资料得出4个主题:多重情绪体验,负性生理体验,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车祸伤患者医疗费解决困难。结论下肢骨牵引患者承受着心理及生理等多重压力,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不同手术入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将1994年1月~2000年1月93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病人作对照研究,45例采用前外侧入路,48例采用后侧入路。结果 前外侧入路有12例并发桡神经损伤,骨不愈合5例;后侧入路有4例并发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2例。经,检验,前具有显性差异(P=0.027),而后无显性差异(P=0.258)。结论 后侧入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和安全的入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互联网+”在脆性骨折风险评估、骨质疏松症诊断及脆性骨折居家康复锻炼、脆性骨折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贾飞飞  冯乐玲  汪海清  任皓旸 《浙江医学》2018,40(22):2490-249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跟骨骨折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7年3至9月收治的采用FTS护理跟骨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1、2、3d疼痛评分(数字评估法)。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护理可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由于手术入路深、术野暴露小、手术风险较大、术后病情复杂多变、术后并发症较多,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经口咽入路前路直视手术治疗上颈椎疾病患者15例,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8例行牵引治疗,9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年,平均7.3±3.5年。按Flynn评价标准,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28%。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加上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小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患儿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9.
总结1例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术后因负性情绪再造指发生异常运动的叙事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与患者深度沟通,通过叙事了解患者面临的护理问题,进行外化、解构护理问题,帮助患者改写故事,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有效阻止再造指异常运动,保障治疗顺利进行.术后2周,患者恢复良好予以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的波形规律性.方法 选择符合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30例,置管操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完成.PICC导丝外接心电导线,通过转换器转接监护仪的左腋中线与左肋下缘连接处电极,在推进PICC导管时,记录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A点)、头臂静脉(B点)、上腔静脉上段(C1点)、中段(C2点)、下段(C3点)和右心房入口(D点)、右心房内(E点)7个标志点的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和导管插入深度,并与置管前常规体表心电图(O点)作对照.结果 O、A、B、C1、C2、C3、D、E各点P波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ICC导管尖端分别位于A、B、C1、C2、C3、D、E点时导管插入平均深度为41.2 cm、43.1 cm、45.0 cm、48.3 cm、51.0 cm、53.4 cm、56.6 cm.结论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法引导PICC置管时出现特征性的宽大负向P波与Q波呈"W"波形,标志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下段,是PICC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