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踝关节骨折后侧入路后踝螺钉不同进钉方向的固定疗效。 方法 选取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入路对后踝骨折分别采用不同进钉方向螺钉固定患者48例,男性20例,女性28例,年龄(51.88 ± 7.90)岁,左踝20例,右踝28例,依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2例。后踝均采用螺钉固定,前向后固定组22例,后向前固定组2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采用AOF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3.0±3.5)个月,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疗效较好,螺钉不同进钉方向具有相似的临床固定结果,手术医生可凭经验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X线检查,在C臂X线机辅助下行脊髓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伤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行CT检测,所有伤椎解剖复位良好,伤椎高度及脊椎形态正常,脊髓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脊髓钉棒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肢烧伤创面患者行筋膜皮瓣及筋膜瓣治疗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1月80例四肢烧伤创面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腹部带蒂皮瓣治疗,观察组行筋膜皮瓣及筋膜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皮瓣存活率;皮瓣质地评分、皮瓣美观度评分、皮瓣弹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溃疡发生率、伸屈功能受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质地评分、皮瓣美观度评分、皮瓣弹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及伸屈功能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烧伤创面患者行筋膜皮瓣及筋膜瓣修复的治疗及效果确切,可提高皮瓣存活率和治疗效果,皮瓣外观和质地均良好,有利于改善肢体伸屈功能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溃疡、伸屈功能受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智能关节康复器辅助压力充气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功能恢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骨科行TKA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智能关节康复器结合常规康复护理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歇性压力充气泵的疗法。在治疗期间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DVT情况(下肢静脉流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静脉血栓直径),抗凝药物使用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生活质量量表-74(GQOL-74)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抗凝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下肢深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DVT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的ROM均显著大于术后1 d的ROM(P<0.05),且观察组的RO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小于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旁正中小切口经腹膜后入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于本科行腹旁正中小切口腹膜外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的下腰椎结核患者21例,其中9例辅以前路钛板固定,12例在前路病灶清除术前先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以及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腰椎局部前凸角(LLA)。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平均随访(32.5±11.8)个月,无结核复发,均获骨性融合,VAS,ESR,ASIA及LL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4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均发生于前路手术时:2例为髂腰静脉撕裂,经压迫后止血;2例腹膜撕裂,及时修补后无并发症。结论:腹旁正中小切口经腹膜后入路可安全、有效清除下腰椎结核病灶,辅以内固定有助于重建脊柱力线,并达到固定和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降解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黄素(20μmol/L)预处理SD大鼠软骨细胞2 h,IL-1β(10 ng/ml)孵育24 h。MTT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aggrecan、collagenⅡ、MMP-13、ADAMTS-4、NF-κB p65、IKK-β、IκB-α表达。结果:与IL-1β组相比,IL-1β+大黄素组大鼠软骨细胞aggrecan和COL2A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MMP-13、ADAMTS-4、NF-κB p65和IKK-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κB-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NF-κB途径抑制MMP和ADAMTS表达,从而发挥软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入路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8-12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与内侧髌旁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行直腿抬高动作及屈曲至90°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3年。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手术时间比内侧髌旁入路长,但切口长度比内侧髌旁入路组短,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首次行直腿抬高及屈曲90°均较内侧髌旁入路组早(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1、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3个月、3年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8.
肺隔离症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咯血半个月,于2005-10-11以“左下肺囊肿并感染”收入我院。查体:T36.5℃,P76/min,R18/min,BP128/83mm Hg(1mm Hg=0.133kPa)。消瘦,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呼吸平顺,双侧触觉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掼谱粗浮Q9?白细胞8.46×109/L,中性粒细胞0.57,血红蛋白137g/L。X线胸片:左下肺见大片状高密度影,大小4.0cm×8.0cm,其内见液平面,提示左下肺脓肿可能。胸部CT(图1):左下肺后侧段见囊状高密度影,内见液平面,囊壁增厚,较粗糙,大小5.6cm×8.0cm。电子支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