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评价自控静脉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对术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LC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曲马多镇痛。观察麻醉前30分钟、手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A组、B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除术毕即刻T细胞总数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外(均P<0.05),余时间段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变化与基础值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小时血浆IL-2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小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小时两组患者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结论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对LC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两者的免疫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辅助性控制降压及术后镇静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除常规控制性降压外于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 Kg,术中以0.4μg/(Kg·min)速度泵注维持;B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控制性降压处理;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诱导前(T1)、降压前(T2)、降压后15分钟(T3)、降压后35分钟(T4)及停止降压后10分钟(T5)、拔管后10分钟(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及降压15分钟(T3)、降压35分钟(T4)时的吸入七氟醚浓度(SEVO%)。记录麻醉恢复时间及全麻苏醒期镇静状态。结果 A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在T2、T4、T5、T6时较B组明显偏低,P<0.05,在降压期间A组患者吸入SEV%低于B组,P<0.05,术后A组患者镇静良好。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辅助降低患者的心率及血压,且能减少术中七氟醚用量,同时患者术后更能耐受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3.
胡崇辉  傅理  徐军 《浙江医学》2007,29(7):760-762
大面积烧伤是临床常见严重创伤之一。烧伤后,由于组织损伤、疼痛、大量体液丢失、烧伤毒素、全身感染等影响,可引起广泛而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1]。烧伤面积超过30%或头面部等特殊部位的烧伤病人麻醉处理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烧伤面积超过50%需反复清创切痂植皮者,麻醉处理常遇到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出血量大、严重低蛋白血症及输液过多导致急性肺水肿等问题。本文总结我院41例烧伤病人的麻醉处理,旨在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麻醉选择与围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男性患儿40例,所有患儿入室后给予丙泊酚2mg·kg-1,面罩吸氧。右美托咪定组(A组)患儿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给药时间大于15分钟)及1μg.kg-1·h-1的维持量。丙泊酚组(B组)静脉输注丙泊酚负荷量1.5mg·kg-1,随后以3mg.kg-1·h-1的速度连续输注。术中给予多功能脑电监测仪(BIS)了解镇静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药物负荷量给药后(T2)、切皮时(T3)、苏醒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T2、T3时心率较T1时显著降低,A组患儿在T4时心率增高的程度低于B组,(P<0.05),各时点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呼吸抑制例数A组较B组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儿科患者中的镇静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胡桂英  胡崇辉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医学》2011,33(11):1586-158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患者术后根据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镇痛。舒芬太尼组(组Ⅱ)患者术后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组(组Ⅲ)患者术后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即刻、术后24h和72h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h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组Ⅱ、组Ⅲ的VAS均显著低于组Ⅰ(均P〈0.05)。但组Ⅱ、组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h血浆IL-2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组Ⅱ、组Ⅲ术后24h及72h的水平均高于组Ⅰ(均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h各组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均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和组ⅢIL-6、IL-10水平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较传统镇痛模式满意度好,且能更有效地减轻LC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采用不同时相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术前1 h行RIPC方案)和B组(术前24 h行RIPC方案),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症因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患者MMSE评分各时间点间、组间、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2、4.321、8.717,均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MMSE评分[(28.54±1.44)分]明显优于A组[(27.35±1.31)分,P<0.05]。术后24 h B组患者BDNF水平[(4.92±0.51)ng/mL]高于A组[(3.56±0.13)ng/mL,P<0.05]。术后24 h,2组患者IL-6、hs-CRP水平较术前1 d有所提高(均P<0.05);2组患者SBP、DBP、MAP、HR各时间点间、组间、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认知功能降低发生率为16.67%,高于B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24 h实施RIPC能有效缓解CEA后脑损伤情况,提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8.
傅理 《浙江医学》2008,30(3):261-263
为了手术操作方便,胸科手术常施行单肺通气(OLV)方式,但这种非生理通气方式极易引起通气/血流比失衡、肺内分流增加及PaO2降低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这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9%。27%。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是人体肺循环系统在缺氧状态下的一种自身调节保护机制,在单肺通气麻醉时,HPV及其自主调节作用会受到手术时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常用的异氟醚等吸人性麻醉药会对HPV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增加肺内分流率(Qs/Q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