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麻中低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病人肺泡不张发生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开颅手术病人16例。ASAⅠ级或Ⅱ级,心功能Ⅰ级或Ⅱ级,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常规VT(10 ml/kg)组(TV组)和低VT(6 ml/kg)组(LV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10 min和手术结束后10min采用移动CT行全肺扫描,计算膈上1 cm层面肺不张面积和百分比,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吸指数(RI)。结果 气管插管后10 min和手术结束后10 min时2组病人肺泡不张的发生率、面积、百分比、P(A-a)O2、PaCO2、PaO2/FiO2及RI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VT (6 ml/kg)机械通气不增加全麻下开颅手术病人肺泡不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男 76例 ,女 45例 ,年龄 5月至 68岁。既往及本次发病无高血压史 ,不包括入院前诊断的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并发的自发性颅内出血。临床表现 :突起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61例 ,缓起颅内高压症状2 4例 ,癫痫 1 9例 ,其它症状 1 7例。视乳头水肿 2 9例 ,意识障碍 54例 ,偏瘫 31例 ;脑膜刺激征 67例 ,共济运动失调 1 4例。辅助检查 :均经CT或MRI证实为自发性颅内出血 ,包括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57例和自发性颅内血肿 64例。术前 97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 ,发现脑动静脉畸形(AVMs) 35例 ,动脉瘤 41例 ,动脉瘤合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前后肺不张的变化。方法8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诱导插管后行全肺CT扫描,选择肺尖、肺门、右膈顶上1cm三个层面的CT图像分析观察肺不张的变化。结果三个层面中,右膈顶上1cm层面的图像麻醉前后变化最明显,麻醉诱导插管后监测到明显的肺不张。结论全麻导致患者肺不张的面积和百分比增加,围术期肺部CT扫描能有效地监测到肺不张的发生,有助于优化术中机械通气,减少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3例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脑膜瘤起源部位及其主体所在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全组蝶鞍及其邻近区域脑膜瘤23例,鞍上型11例,鞍旁型12例,其中20例(86.96%)获全切除,无死亡,全组术后Karnofsky计分90.43±14.29分,较术前平均提高30.87土12.67分(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5±7.5天。结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手术入路与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鞍旁脑膜瘤首选眶颧额颞下入路,大型或巨大型鞍上脑膜瘤首选眶额入路。  相似文献   
5.
经额外侧入路切除鞍区占位病变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介绍经额外侧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切除1例颅咽管瘤,20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的要点:(1)先切除鞍内鞍上的大部分肿瘤;(2)电灼并切断来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及硬脑膜等处的肿瘤新生血管,切断一切供瘤及引流血管;(3)分片切除鞍上的瘤壁,电灼鞍内的瘤壁,同时全切残作的肿瘤;(4)保护好垂体柄。结果 1例颅咽瘤壁,予以全切;2例大型、巨大型垂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的伽玛马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伽玛刀治疗的21例脑转移瘤病人共46个病灶,其中17例共29个病灶得到了MRI或CT复查随访,随访时间2-10个月,另4例于治疗后1月内死亡,治疗后局部控制率为93%,KPS稳定者3/21,改善者12/21,6例KPS下降。本文就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适应症、剂量计划及疗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探索16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供血规律。结果显示:巨大垂体腺瘤的供血除垂体上、下动脉外,还有来自硬脑膜、视神经、视交叉及周围动脉的新生血管供血。表明巨大垂体腺瘤的供血情况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脑自持牵开器问世以来,受到了神经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由于它具有对脑组织牵拉力均匀,对脑组织损伤轻,便于病变的显露等优点,特别在显微手术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往我院系使用西德蛇牌脑自持牵开器,自今年5月以来,同时使用国内同济医院及湖北省荆门市航空工业部605所  相似文献   
9.
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导致周围重要结构异常改变的观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查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周围重要结构的变异情况。方法:在19例垂体瘤病人进行显微手术切除术时,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1)视神经、视交叉全部被牵拉、受压、抬高,部分与肿瘤发生粘连。2)鞍膈全部向上隆起,在肿瘤上长出分叶的小肿瘤处鞍膈破溃。垂体柄被挤压在鞍膈的后下方。3)视交叉池不完整,在粘连及垂体柄进入鞍膈处,蛛网膜下腔已经消失;在肿瘤挤压(包括动脉)处,蛛网膜下腔仅为一潜在腔隙。4)凡被肿瘤挤压、包围、发生粘连的硬脑膜、神经及血管均有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结论: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对周围重要结构产生挤压,发生粘连,部分蛛网膜下腔消失,并有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以上异常与肿瘤大小及生长方向直接相关。了解上述规律,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连续观察鞍上与鞍旁脑膜瘤38例,男:女=1:1.7,平均年龄39.4岁,平均病程2.5年。肿瘤最长径3.2~7.5cm,其中≥6cm之巨大型肿瘤占47.1%。术前Karnofsky记分51.1±12.4。头痛,视力障碍与记忆损害为三大临床表现。比较二组特征,鞍上脑膜瘤表现双目视力对称性受损,鞍旁脑膜瘤则以患侧视力受损为主,同时多见癫痫,三叉神经受累与颅底及颅底外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