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淋球菌不同基因型别的毒力岛类型及其sac-4基因与淋球菌血清抗性作用的关系.方法 运用NG-mast和正常人血清(NHS)的抗性比较试验,对46株淋球菌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分型和毒力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毒力岛sac-4基因与淋球菌NHS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46株野生株中,GGI阳性菌株占80.43%,可分为含有traG和altA;含带sac-4t基因的traG和altA;只含有traG一部分保守序列的三种毒力岛类型.血清抗性实验表明9株sac-4阳性的淋球菌野生株均不具有血清抗性,而sac-4阴性的2号和11号菌株却产生了部分血清抗性和完全抗性.结论 不同毒力岛类型有着不同的毒力特点和基因型别,淋球菌血清抗性作用与毒力岛sac-4基因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袁波  俞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2):3173-317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艾滋病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尖锐湿疣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微波凝固术,其中对照组38例,术后予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300万U/d常规治疗,28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试验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肌肉注射,1mg/d,28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1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且试验组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4、8、12个月复发率为2.63%、7.89%、13.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3%、15.79%、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微波仪行凝固术基础上,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能明显提高艾滋病合并尖锐湿疣的疗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孕酮在淋球菌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根据是否加入孕酮,将其分为孕酮组、淋球菌组、干预组(孕酮 + 淋球菌)及对照组。荧光定量RT-PCR分别测定在0、3、8、12 h各组中性粒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IL-1β mRNA含量,并用Western印迹测定iNOS蛋白水平。结果 淋球菌组和干预组中iNOS、TNF-α、IL-1β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淋球菌组在8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干预组三者水平明显低于淋球菌组(P < 0.05)。而孕酮组、对照组各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淋球菌组和干预组iNOS蛋白表达水平亦升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 0.05)。结论 孕酮下调中性粒细胞iNOS、TNF-α及IL-1β的表达,抑制淋球菌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这一机制可能在女性无症状感染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0岁.因"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双下肢皮疹伴视力下降半年余"于2012年9月12日入院.患者于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散在皮疹,大小约为5 mm×5 mm,色暗红,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表面无破溃,并双腕关节、掌指关节、双踝关节轻度肿胀,伴晨僵,无发热、口腔溃疡、脱发、雷诺征象.双眼视力下降,无黑朦、重影及飞蚊症,于本院眼科门诊检查为"右眼裂孔闭锁,继发性右眼青光眼,双眼前葡萄膜炎",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眼部及皮肤关节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6.
袁波  俞莺 《中国性科学》2014,(12):44-46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使用微波对尖锐湿疣病灶进行消除后局部涂用干扰素治疗,每天3次,治疗6周;对照组1仅仅使用微波消除病灶治疗;对照组2仅使用干扰素对病灶局部进行注射治疗,剂量为100万u,每周2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每2周进行一次随访,总共随访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的复发结果。若发现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则进行第二次治疗,观察随访方式同首次治疗。结果:首次治疗后观察组治愈71例,复发率为29%;对照组2治愈74例,复发率为26%;对照组1治愈35例,复发率为65%,观察组与对照组2相比复发率首次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显著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较首次治疗基本一致,观察组与对照组2相比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显著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干扰素注射以及外用效果相当,但是微波加干扰素局部外用使用更加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淋病奈瑟菌感染模型中aniA及norB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aniA及norB基因在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感染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 ),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及淋球菌感染组(B组).在0,3,8,12h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PMN中iNOS mRNA及淋球菌aniA,norB mRNA的表达,用镉还原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B组中iNOS,aniA,norB mRNA的表达及水平均较A组升高;NO浓度在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P<0.05).而A组中各时间段iNOS,norB mRNA的表达及NO浓度无明显变化.在淋球菌刺激早期B组norB表达与NO成正相关(rs=0.862,P<0.01),而在norB上调后NO浓度逐渐下降.结论 淋球菌感染中aniA,norB基因的上调,可能与该菌适应体内微氧环境实现免疫逃逸并致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下疳并发淋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发性硬下疳并发淋病1例报告王诚家,吴循,俞莺1992年9月,我们见到1例多发性硬下疳并发淋病,现报告如下。周×,女性,26岁,已婚。1992年9月12日来我科就诊。发现女阴有多发性硬结已半月余。并诉其丈夫患有梅病,已在四川治疗。患者有多次不洁性交及...  相似文献   
9.
To identify the genomic specie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partners and genotypes of bacteria, 24 strain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solated from the outpatients with gonorrhea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Opa genotyping and NG-MAST genotyp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 was studied. Twenty-four strain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fell into 10 ST genotypes by NG-MAST genotyping, whereas these strains were classified into 12 OT Opa genotypes by Opa genotyping. A new epidemic strain of ST genotype (217-86% homologisation 178) in China was identif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genotypes of each pair of strains from a pair of patient/sex partner besides 45/46 are the same, indicating that contagious infection take place between patient and the sex partner. Opa genotyping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NG-MAST genotyping in identifying the genomic specie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ST genotype could b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Opa-typ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外源指导序列(external guide sequence,EGS) 在体外逆转淋球菌多重耐药株为敏感株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针对多传递耐药(multiple transferable resistance,mtr)系统中MtrC基因,并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EGS重组质粒pET-28a( )-EGS-MtrC,采用常规CaCl2法将重组质粒导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淋球菌中,通过菌落PCR进行鉴定,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阳性转化菌在含不同浓度氨苄西林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测定淋球菌转化前后对阿奇霉素、结晶紫、红霉素、TritonX-100、四环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PCR结果显示阳性转化菌含有预期大小的转化片段;多重耐药淋球菌在浓度为50、100 μg/ml的氨苄西林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而导入EGS-MtrC的转化菌在含100 μg/ml氨苄西林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50 μg/ml氨苄西林培养基中生长受抑制.导入EGS-MtrC的转化菌对阿奇霉素、结晶紫、红霉素、TritonX-100、四环素的MIC值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pET-28a( )-EGS-MtrC转化淋球菌成功;导入EGS-MtrC的转化菌部分恢复了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转化菌对阿奇霉素、结晶紫、红霉素、TritonX-100、四环素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