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被认为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我科于1998年1月-2000年3月对住院治疗的48例共75膝的此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综合治疗,经近期观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99年1月以来,共进行了29例电视下微创闭合穿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应用微型钉棒系统肩胛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 肩胛骨复杂骨折患者28例,骨折按 Miller分型ⅠA型8例,ⅠB型9例,ⅡA型5例,ⅡB型4例,Ⅲ型2例.采用后侧改良的Judet入路将肌群向外侧翻开暴露骨折,根据骨折情况将骨折断端附近打入对称性双数固定钉后复位压棒固定.结果 术后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10例患者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9例于术后20周左右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局部不良反应和疼痛,平卧休息患肢无不适.患肢肩胛骨活动及肩关节活动度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应用微型钉棒系统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经后正中入路应用经关节螺钉联合侧块螺钉双向内固定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23例患者通过后路应用经关节螺钉联合侧块螺钉行颈椎后路双向内固定治疗,其中创伤性骨折脱位1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8例。观察固定效果。结果共置经关节螺钉47枚,其中C4、56枚,C5、633枚,C6、78枚;共置侧块螺钉46枚,C28枚,C318枚,C416枚,C54枚。术中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出现椎动脉、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3年6个月,平均21个月,手术切口较传统术式减少1倍,植骨融合时间2~5个月,平均3.2个月。结论通过后路固定颈椎时,采用经关节螺钉联合侧块螺钉双向固定,固定简单、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减少手术切口长度,降低了血管、神经根损伤风险,减少轴性症状等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手术的优良率和脊柱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优81.5%、良13.9%、可4、6%。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5年者27例,优良率96.3%,5~10年者21例,优良率95.2%,10年以上者17例,优良率94.2%。结论“蝌蚪”形开窗手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因而近期、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脊柱结构和多裂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分别行Wiltse入路和后正中入路非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脊柱结构及功能的恢复情况、多裂肌的组织形态、电生理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各脱落2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观察组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对照组低,脊椎节段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较对照组小(P0.05),而两组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椎间盘后缘高度(posterior disk height,PDH)、椎间孔高度(intervertebral foramina height,FH)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裂肌横截面面积较大,脂肪浸润分级较低,多裂肌中位频率及平均振幅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同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相比,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好,脊柱的结构及功能恢复迅速,且对多裂肌的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针对矿区各种类型的手外伤灵活应用各种皮瓣修复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754例矿区手外伤患者,其中断指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35例,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221例,掌指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259例,断掌伴皮肤软组织缺损70例,全手脱套伤69例。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损伤程度、指别、面积,灵活运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手术。采用单纯带蒂皮瓣修复69例;带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573例;吻合血管皮瓣112例。结果术后12例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张力性水疱,及时处理蒂部,皮瓣恢复血循环;9例皮瓣远端坏死,经短期换药后自行愈合,余皮瓣均一期成活。结论根据复杂手外伤类型,采取相应的适宜皮瓣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及功能良好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跗骨窦联合外侧小切口应用跟骨解剖型锁定钢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8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9例。微创组采用跗骨窦联合外侧小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评估两组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术前Bhler角及Gissane角,测量两组跟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Bhler角和Gissane角,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微创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及对照组两组术前评估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伤后至手术时间、Bhler角及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随访时间13.5~17.3个月,平均16.2个月;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12.5~17.6个月,平均15.8个月。微创组术后Bhler角(27.2±5.3)°,与术前(12.9±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Gissane角(123.3±5.0)°,同术前(108.5±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Bhler角(28.1±6.3)°,与术前(11.7±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Gissane角(124.7±5.4)°,同术前(109.9±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微创组AOFAS评分(84.6±8.0)分,对照组(83.4±11.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切口皮缘坏死3例,皮肤浅表感染1例,微创组均未出现相关切口并发症,两组末次随访时均获得临床骨性愈合。微创组出现距下关节僵硬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对照组出现距下关节僵硬9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经跗骨窦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良好,相对于传统L型切口,其切口软组织并发症及距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Mcburney切口迟管切开的皮肤和腹外斜肌腱膜5-7cm,但是需要钝性牵开肌纤维方向交错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进入腹腔的有效切口常不足5cm。对于回肠前位(占28.0%)和盆位(占26.1%)的阑尾显露尚可,而对于其他位置的阑尾(占45.9%)显露困难。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设计了经半月线切口显露阑尾技术,切开半月线,对于绝大数病人,这一技术能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