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严重肝外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94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4例均为外伤所致,入院时伴出血性休克82例(87.2%),明显腹膜炎71例(75.5%),伴有合并伤者72例(76.6%),肝外伤分级(按Moore氏分级法),Ⅲ级52例,Ⅳ级32例,Ⅴ级10例。94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78例(83.0%),死亡16例(17.0%),死亡原因:严重失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系膜全切除(TME)的中低位直肠癌49例临床资料,分析局部复发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2%(6/49).局部复发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深度(P=0.040)、分化程度(P=0.018)、淋巴结转移(P=0.041)、脉管侵袭(P=0.010)、环周切缘情况(P=0.017)和Dukes分期(P=0.021)显著相关,但与病人性别、年龄、系膜转移和手术方式不相关(P>0.05).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和Dukes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管生成抑制剂SU54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5 4 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葱直接置入大鼠胰腺 ,建立临床类似胰腺癌的大鼠模型。将 6 0只胰腺癌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氟脲嘧啶 (5 Fu组 )、SU5 4 16制剂 (SU5 4 16组 )和5 Fu SU5 4 16联合用药 (联合组 ) ,隔日 1次。连续 13周后处死大鼠 ,剖腹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胰腺癌细胞凋亡指数 ,同时观察腹膜、肝脏及毗邻脏器转移和腹水情况。结果对照组、5 Fu组、SU5 4 16组和 5 Fu SU5 4 16联合组诱发肿瘤瘤重分别为 (1 15± 0 2 1)g、(0 6 8±0 4 2 ) g、(0 31± 0 11)g、(0 19± 0 0 6 ) g ;抑瘤率分别为 0、4 8%、80 %、85 % ;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2 3± 3 2、11 4± 3 8、2 1± 1 5、1 8± 1 1;凋亡指数分别为 (2 6± 1 9) %、(5 7± 3 1) %、(13 2±4 3) %、(2 1 1± 7 2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83%、4 6 %、2 5 %、0 ;肝转移率分别为 6 7%、2 7%、17%、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SU5 4 16因能抑制依赖于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血管表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甲状腺术后出血窒息的病例,因发现早、抢救及时而获救。术后并发出血在外科并非罕见,多数属于术中止血不当。甲状腺术后出血更为危险,但抢救措施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本刊在1985年9期曾报道过此种病例,今又将来稿摘要再次刊出,以提高大家对手术和手术前后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病历摘要女患,52岁。因腹痛、腹胀3天,伴呕吐、血便一次,于1987年8月1日入院。患者近2个月多次出现腹泻及便秘,且逐日消瘦。5天前因腹部不适、腹泻,发热诊断为菌痢,经对症治疗无好转。患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既往:7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T36,P78,R24,Bp12/8kPa。营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误诊误治小肠穿孔的死亡率达20~30%,为着重说明本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预后,作者对7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男31例、女45例。年龄15~87岁之间。小肠穿孔均被手术或尸检证实。  相似文献   
7.
酚妥拉明治疗原发性腹膜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临床对原发性腹膜炎治疗 ,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酚妥拉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0 0例原发性腹膜炎病人 ,按所患基础疾病大致相同 ,分为抗生素 酚妥拉明和抗生素治疗两组 (各 5 0例 ) ,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抗生素 酚妥拉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 92 % (46例 )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 80 % (40例 )。结论 临床治疗原发性腹膜炎 ,在选择有效抗生素的同时应用酚妥拉明 ,可迅速解除毛细血管痉挛 ,增加组织灌流量 ,有效改善微循环 ,对促进腹膜和肠管的炎症吸收、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 ,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Ϣ�ⲡ21�����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家族性息肉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1985—2003年21例家族性息肉病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全结肠及直肠息肉14例(67%)、直肠及乙状结肠息肉7例(33%)。21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家族性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史,临床以血便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腹痛、腹泻。纤维结肠镜临床检查可确定诊断。手术是治疗家族性息肉病的首要方法。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EGF,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EGF ,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 0例大肠癌和 10例正常的大肠组织 ,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EGF ,EGFR与PCNA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 ,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是 76.0 7%和 84.15 % ,正常大肠组织无表达 (P <0 .0 5 ) ;大肠癌组织中PCNA表达为 ( 3 7.2 2± 14 .49) % ,正常大肠组织为 ( 15 .12± 3 .2 1) % ( P <0 .0 5 )。三者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类型、临床Dukes分期及转移、复发有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 (P>0 .0 5 )。结论 大肠癌组织EGF ,EGFR和PCNA的表达 ,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估计预后、判断复发及指导患者术后化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并以刀豆蛋白(ConA)激活,再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建立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以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各模型动物,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Ⅵ型胶原(Ⅵ.C)水平,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肝组织及HS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CCl4成功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后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PCⅢ及Ⅵ.C)的表达(P<0.05),肝组织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姜黄素处理后,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2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活化肝星状细胞MMP-2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减少MMP-2表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