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月余"入院。病程中伴纳差、乏力、小便色黄、腹胀;无伴发热,呕血、无便血、黑便、无身目黄染。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肝尾状叶巨大肿物,侵犯第二肝门。患者有乙肝病史数年,未行正规抗肝炎病毒治疗。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2指可及肿物,质硬,表面光滑,固定,向上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肝区叩痛(+)性,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4岁。因"发现血细胞减少1周,发热4天,腹泻1天"入我院。既往有反复感冒、发热病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无特殊,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3 cm,质韧,边界清晰,无压痛。  相似文献   
4.
中段胰腺切除(central pancreatectomy,CP)是治疗胰颈、体部病变的一项新技术,其主要技术细节包括切除中段胰腺病灶、近端胰腺缝闭、远端胰腺行胰空肠或胰胃吻合[1].  相似文献   
5.
[摘要]索拉非尼是近年来研制的一个口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它可显著延长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但其对肝功能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给予索拉非尼治疗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术后11个月出现双肺转移的患者,服用索拉非尼3个月后肺内转移灶数目减少、体积缩小,但服药2周后患者转氨酶开始持续升高,此期间胆红素水平正常,无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乙肝活动证据。肝组织学检查见类似急性排斥反应表现。停用索拉非尼后转氨酶开始下降,3周后恢复正常。提示索拉非尼可抑制肺转移性肝癌的生长,但可能导致移植肝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大多数胆管癌为腺癌.沿肝外胆管的淋巴分布及流向转移,并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神经鞘浸润是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的特点;由于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是分布在肝动脉周围,肝门部胆管癌常累及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中,联合切除肝门部血管并予以重建,增加了肿瘤的切除率和根治率,保护了剩余肝脏的功能,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笔者报道1例Bismuth 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肿瘤侵犯肝右动脉、门静脉分叉部;采用左半肝联合肝右动脉、门静脉整块切除的方法治疗该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通过动员自身或移植外来的骨髓来源肝干细胞可促进肝再生,但是,在大规模临床应用前,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采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干细胞方向分化,将这些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其是否具有成瘤性。 方法: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蛋白、甲胎蛋白及细胞角皮素18在诱导后细胞的表达;以糖原染色及尿素合成检测细胞功能。 将培养14 d的大鼠骨髓来源肝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局部有无新生物形成。 结果与结论:用含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 d后出现细胞集落,细胞为圆形;7 d后集落变大,其周围开始出现多角形细胞;培养14 d后可见细胞呈多角形和排列成铺路石样,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这些细胞表达角皮素18、甲胎蛋白和白蛋白,糖原染色显示细胞内有糖原颗粒;培养第12~15天的培养液中尿素氮浓度逐渐升高。经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的肝干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30 d后局部未见新生物形成,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果提示用体积分数5%淤胆血清培养基诱导的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可能无成瘤性。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是目前为止能使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为了避免肝功能衰竭,必须保证患者接受肝切除术后拥有足够的剩余肝体积。我国较多肝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其肿瘤体积巨大,如按常规方法切除肿瘤则剩余正常肝组织过少而不足以维持其功能,患者往往失去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外科新技术,即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为此类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所有诊断为肝胆肿瘤且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PVE)的病例,比较患者行PVE前后残余肝体积(FLR)及残余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SLV)比值(FLR/SLV)的变化,分析门静脉栓塞术对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例病人,他们PVE术前平均FLR为374.96±48.77 mL,术后平均FLR为518.47±102.98 mL,平均增加了145.70±75.81 mL(P0.001);术前FLR/SLV平均为(32.06±4.01)%,术后FLR/SLV平均为(44.45±8.54)%,平均增加了(12.44±6.3)%(P0.001)。病人PVE后等待时间平均为31.2±9.53天,其中9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7例达到了R0切除,共1例病人出现了术后并发症(Ⅲa级)。结论门静脉栓塞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残余肝体积,使原本无法耐受手术的肝胆肿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提高根治性手术率及R0切除率,减少术后肝衰竭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mi1基因对大鼠成体肝干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Bmi1小分子干扰RNA转染大鼠成体肝干细胞OC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24 h后OC3细胞内Bmi1基因的表达;CCK8检测转染24 h后OC3的增殖能力和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OC3的周期。结果干扰Bmi1基因后,大鼠肝干细胞OC3增殖受到抑制,抑制率为(20.35±0.132)%;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干扰Bmi1后,大鼠肝干细胞OC3位于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24.48±0.96)%]。结论干扰Bmi1基因可显著抑制大鼠肝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