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舒筋通脉方治疗脊柱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脊柱术后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肌肉注射赖氨匹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对患者主观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运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水平。结果 两组脊柱术后疼痛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GE2、SP、TNF-α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GE2、SP、TNF-α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筋通脉方能有效减轻脊柱术后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短重建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技术及内固定方法。方法取外踝尖下方1.5~2.0,跟距关节水平横形小切口,短重建钢板固定跟骨骨折36例44足。结果本组获得随访3~36个月,采用Fernandez评分标准分为4级:本组优26足,良9足,可7足,差2足,优良率为79.54%,优良可率达到95.45%。结论本组所设切口位于跟骨前中部,易于暴露后关节面,因后关节面的凸面与距骨的凹面相吻合,及结节关节角的较好恢复,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减少了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发生率。术中手术技巧的运用,显著减少了创口感染、延迟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钢丝“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髌骨骨折,采用单纯钢丝“8”字加“0”形环扎治疗。结果74例获得满意复位,骨折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钢丝“8”字加“0”形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具有确实可行性,治疗确切且费用低、下地时间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恢复以及并发症、桡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个月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变化均较术后2个月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术后4个月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变化均较术后2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桡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发症少,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常规治疗好。  相似文献   
8.
交锁髓内钉在固定长骨干骨折已经是成熟技术[1],由于厂家提供配套的安装器械使该技术在骨折复位、固定方面能顺利进行。一旦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患者往往跨医院完成,医生对各厂家钉的型号以及相关配套器械存在差异术前估计不足、术中尾丝直径或主钉尾丝脱扣、变形、移位(旋转、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三位一体"程序化模式与单纯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撑开内固定术治疗稳定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8-06诊治的58例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30例采用"三位一体"程序化模式治疗(观察组),28例单纯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撑开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周、术后6个月、术后15个月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椎管占位率,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5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5个月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周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周、术后6个月、术后15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大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与椎管占位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位一体"程序化模式治疗稳定胸腰段爆裂骨折在恢复伤椎高度,改善胸腰椎后凸畸形、改善腰椎功能活动方面优于单纯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撑开内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