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外科新技术 ,但仍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 ,文献报告达 2 5 %左右[1] 。我院近 4年来开展LC共 1186例 ,其中中转开腹12例 ,中转率 1 0 %。现将 12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 1~ 68岁 ,平均43 2岁。急性胆囊炎 2例 ,慢性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 7例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3例 ,其中脾切除 1例 ,胃切除 1例 ,妇科手术 1例。 10例为主动中转开腹手术 ,2例为被动中转开腹。主动中转开腹 10例中 ,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胆囊化脓性炎症、胆囊萎缩性炎症致肝…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大部分属于晚期病例,发病突然,病情危重,治疗效果不理想。如能及时诊断,适当的紧急处理,预后可望改善。我院1984年3月~1997年10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16例,现就诊治体会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31~74岁,平均46岁。16例均有突发性右上腹部剧痛,伴有休克5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13例。有肝炎。肝硬变病史者10例。术前已确诊原发性肝癌4例。血红蛋白大多40~80g/L。4例行CT检查,6例行B超检查,均提示原发性肝癌,腹腔内有明显积液而拟诊本病。16例经…  相似文献   
3.
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元初  何祖平 《腹部外科》1999,12(5):217-218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48 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复发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同一住院期内行胆囊切除术加/不加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胰腺炎复发率明显降低;晚期手术病死率比早期手术要显著降低。结论: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该强调同一住院期间内行针对胆道结石的手术治疗;如果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则加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晚期手术则能保证术后较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临床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而确诊。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5岁。胆固醇息肉18例,腺瘤6例,炎住息肉3例,腺肌病2例,腺癌1例;合并胆囊结石10例。胆固醇息肉平均直径3.55mm,80%为多发;腺瘤平均直径6.60mm,15%为多发;炎性息肉平均直径3.48mm,66.7%为多发;腺肌病平均直径750mm,50%为多发;1例腺癌直径为12.smm,单发。所有病例都只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中1例腺癌已生存5年以上。2讨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一组在影像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2例首次均行肿块切除,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30例,滤泡型癌2例。再次手术行残叶+峡部+对侧次全切除,功能性颈清28例,残叶+峡部切除+VI区清扫3例,残叶+峡部切除+喉返神经松解1例。再次手术病理证实腺叶甲癌残留10例,VI区淋巴结有转移22例,其中3例行VI区清扫者均有转移,颈部有淋巴结转移25例。结论甲状腺癌局部切除之后残癌率高,该术式应废止,再次行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术中应强调喉返神经的解剖。  相似文献   
7.
8.
成人肠套叠九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肠套叠/外科学;肠梗阻/诊断;腹膜炎/诊断;卵巢囊肿/诊断;阑尾炎/诊断;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离、鉴定和培养人精原干细胞(SSC),以获得纯化、富集的人SSC并为其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CD90表达情况;应用两步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人睾丸生精细胞,以CD90为人SSC标志,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对人睾丸生精细胞进行分选,并利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对分选所得CD90+细胞进行鉴定;同时用SG培养液将CD90+细胞与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结果:MACS分选所得CD90+细胞大小、形态特征较为均一,RT-PCR检测其表达人SSC标记性基因,免疫荧光检测其高表达人SSC特异标记GFRA-1、GPR125和UCHL-1,阳性率达90.5%,其在SG培养液中与支持细胞共培养14 d后仍可保持良好活性。结论:CD90可作为人SSC特异性标志之一,结合差速贴壁和MACS可高效分选人SSC,分选所得SSC可在SG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