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肾病综合征(NS)、恶性肿瘤、妊娠子痫前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对各易栓症组及其对照组的血浆FIB、AT-Ⅲ、D-二聚体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ACA进行测定。结果六类易栓症病人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AT-Ⅲ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3.23~8.55,P<0.05)。PE和DVT组治疗后FIB、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AT-Ⅲ水平升高(t=5.08~8.54,P<0.05)。妊娠子痫前期、SLE、NS组的ACA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2.42~24.08,P<0.05)。结论血浆FIB、AT-Ⅲ、D-二聚体、ACA水平是反映易栓症病人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2例TASC Ⅱ C/D型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38例)和腔内治疗组(54例), 比较两组的围术期和随访期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通畅率和累积生存率。结果 90例患者取得技术成功, 技术成功率为97.8%, 85例(92.4%)患者症状得到改善。8例(8.7%)出现围术期并发症, 开放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腔内治疗组(15.8% 比 3.7%, χ2=4.103, P=0.043)。89例(96.7%)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92.67±21.74)个月(范围:6.4~120.0个月)。开放手术组5和10年的一期通畅率高于同期腔内治疗组(5年:91.5% 比 85.2%;10年:78.4% 比 7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5.126, P=0.040), 而二期通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两组术后复发率、再狭窄率、保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风险及其与PTC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间2 478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PTC患者676例,良性结节性甲状腺疾病(BTND)患者1 802例。比较并分析了两组的合并HT情况、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结果:与BTND组比较,PTC组的HT合并率、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均明显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明显降低(均P<0.05),而性别比例与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除HT患者后,PTC组TGAb与TPOAb的阳性率仍然高于BTND组(均P<0.05),此外,无论在全组患者还是HT患者中,PTC的比例随TSH水平升高而增加;伴与不伴HT的BTND患者比较,前者的男性比例明显减少、TSH浓度明显升高、FT3、FT4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5);伴与不伴HT的PTC患者比较,前者男性比例明显减少、平均年龄下降、TSH浓度升高、肿瘤直径减小、肿瘤分期降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HT、高TSH水平、男性以及TGAb阳性为PT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HT增加PTC风险,其原因可能与HT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趋势引起的TSH水平升高有关;但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HT却可能改善其PT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高度致命性的血管外科急症。尽管过去的20多年对急性AD的外科及腔内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显示急性AD最主要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内皮细胞损伤, 平滑肌细胞耗竭, 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在此基础上, 突发的高血压状态下, 血流冲击、撕裂内膜进入主动脉中层, 导致急性AD的形成。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急性A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 并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显示多因素、多信号通路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急性AD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于水  伦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743-2745
近年来,血栓与止血作为研究凝、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学科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实验室检验可以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易栓症的评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抗凝治疗患者的用药指导等,对于临床意义重大。现就血栓与止血检验的研究进展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伴有QRS形态改变的电阶梯现象傅路红,祝伦语,贾连旺例1:男性57岁。反复胸闷气短六年加重二十余天入院。约二十年前发现有风湿性瓣膜病,准备换瓣手术三个月前做冠脉造影示右冠近端重度狭窄和左前降支中度狭窄。彩色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主动脉瓣回声强增粗,中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疾病(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对比腔内修复治疗(endovascular repair,EVR)与保守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16例急性Stanford 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VR组(60例)和保守治疗组(56例),其中EVR组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治疗AD;保守组采用降压镇痛等对症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评估和比较.结果 116例急性Stanford B型A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74.1%),CTA检查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保守组56例患者,入院30 d死亡率为16.1%;EVR组60例患者,移植物均成功释放,30 d死亡率为1.7%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和EVR组随访率分别为71.4%和86.7%,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8±16)个月和(35±14)个月,5年生存率保守组和EVR组分别为87.5%和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内支架植入治疗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的首选方法,能够提高患者30 d生存率;保守治疗也仍然是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结缔组织,最常见于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和眼球[1-3]。该病最早于1896年由法国儿科医师Antoine Marfan报道,并以其名字命名[4]。100多年来,人们对该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没有明显变化。本文就近年来MFS合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刀辅助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2004年6月至2019年6月43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Shamblin分级, 入组Ⅱ级、Ⅲ级患者并比较超声刀辅助下的颈动脉体瘤切除与常规手术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刀辅助治疗组患者26例, 肿瘤平均直径(4.0±0.6)cm, 常规手术组患者17例, 肿瘤直径(3.9±0.9)cm。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分别为(117.6±39.8)min, (149.4±55.0)min(P=0.005), 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45.7±70.6)ml, (194.1±80.7)ml(P=0.006), 住院天数分别为(16.8±7.5)d, (22.7±13.0)d(P=0.017), 随访时间6~180个月。超声刀辅助组术后1例复发, 对照组无复发。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分别为8例和7例。结论超声刀辅助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