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和分析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2015年7月—2019年11月共收治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患者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3~78岁,平均(60.75±15.05)岁。初始手术为非小细胞肺癌4例,肺部良性疾病4例,包裹性胸腔积液3例,恶性胸腺瘤肺转移1例。胸膜瘘发生后,采取经脓胸引流控制感染和介入封堵瘘口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行肌瓣移植术填塞脓腔等综合措施,并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在平均17.45个月的随访中,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1例复发小脓腔;其余1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脓胸复发,肌瓣存活,复查胸部CT/MRI显示脓腔被彻底填塞。 结论对支气管胸膜瘘合并难治性脓胸患者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能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应用手术治疗气管憩室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入院,咳嗽在半夜尤其明显,伴有白色黏液样痰,无咳浓痰、咳血、发热、胸痛等症状,无气管炎、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史。查体颈部及锁骨上未及肿块,心肺阴性。血常规和生化等检查均正常,痰培养阴性。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带钩钢丝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8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30min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再行全胸腔镜探查肺部病灶并作楔形切除,然后根据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术式。记录Hook-wire定位情况的相关指标、术前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28例患者(各1枚结节)术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19枚,良性病变9枚;结节大小为(8±5)mm,结节距胸膜垂直距离为(8±4)mm;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时间为(16.5±5.2)min,进针深度为(63±12)mm。24例患者定位针准确定位于结节中,定位操作过程中出现气胸者4例,均不需要急诊行胸腔穿刺治疗。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量30~500(150±50)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患者1周后才拔除胸管。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腺癌8枚、微浸润癌2枚、原位癌5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4枚、慢性炎症3枚、炎性肉芽肿2枚、错构瘤1枚、结核1枚和平滑肌瘤病2枚。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切除术具有可行性良好、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减少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术前运用Hook-wire和医用胶两种定位方式行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S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胸外科同一医疗组行VATS的SPN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个结节定位,其中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者42例,医用胶定位者2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气胸、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VATS时间,统计两组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定位。两组患者定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定位成功率明显低于医用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气胸和渗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医用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用胶定位组咳嗽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ook-wi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VATS,Hook-wire组VATS时间明显长于医用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或医用胶定位均可用于VATS切除SPN,安全性高,可简化VATS操作难度,缩短时间,医用胶相比Hook-wire定位成功率高、手术用时更短,相关并发症少,予以优先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离体心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滞留率的影响。方法取20只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下取股骨和胫骨,用DMEM培养基缓慢冲洗骨髓腔,离心收集细胞,接种到DMEM培养基原代培养,取传代3代后的BMSCs。另取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灌注BMSCs组、正常灌注BMSCs+VEGF组、缺血再灌注BMSCs组、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每组25只。正常灌注BMSCs组大鼠建立心脏离体灌注模型,灌注1×106/mL BMSCs细胞1mL,停2min后重新灌注,于5、10、30、60、120min时间点收集从心脏流出的灌注液,每个时间点5只。正常灌注BMSCs+VEGF组大鼠灌注BMSCs前预先向心脏注入浓度1000μmol/L的VEGF 1mL,其他实验步骤与正常灌注BMSCs组相同。缺血再灌注BMSCs组大鼠建立心脏离体灌注模型,待心脏稳定搏动15min后,关闭灌注系统使心肌缺血30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他实验步骤与正常灌注BMSCs组相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高体心脏不同时间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滞留率。结果正常灌注BMSCs组大鼠5、15、30、60、120min时间点之间平均BMSCs滞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BMSCs组大鼠5、15、30、60、120min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均高于正常灌注BMSCs组[(36.96±4.79)%比(16.32±3.84)%、(35.88±4.76)%比(14.02±5.23)%、(28.05±3.46)%比(12.48±3.46)%、(27.04±6.35)%比(12.42±3.61)%、(27.06±5.84)%比(12.42±3.49)%,P均0.05];与正常灌注BMSCs+VEGF组比较,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平均BMSCs滞留率明显增加[(41.46±5.88)%比(19.38±4.66)%、(37.82±5.74)比(19.54±5.11)%、(32.82±3.53)比(16.68±2.64)%、(33.24±6.19)比(16.06±2.12)%、(31.60±3.24)比(15.60±2.00)%,P均0.05);正常灌注BMSCs+VEGF组与正常灌注BMSCs组同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BMSCs+VEGF组与缺血再灌注BMSCs组同时间点平均BMSCs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显著增加大鼠离体心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滞留率;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无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O13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经多种治疗措施未能彻底控制感染、消灭脓腔的慢性难治性脓胸患者15例,男14例,女1例,40~83岁,平均年龄(66.38±11.24)岁,平均脓腔大小(163.54±121.48)立方厘米,合并胸腔内外瘘14例,后外侧切口手术史8例,最后应用以背阔肌或胸大肌为主的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行根治手术,根据治疗效果和随访结果评价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出现并发症8例,平均住院(36.30±14.60)天后痊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24.60±17.86)月,大部分未见脓胸复发,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应用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可以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尤其适合在合并有胸腔内外瘘、有后外侧切口手术史和脓腔较大的患者中应用,手术操作安全,中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脓胸通过开窗引流、胸膜剥脱术、胸廓成形术、介入封堵等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临床上仍有一些患者因存在不易被彻底清除的巨大脓腔,也可能合并胸膜支气管瘘、胸壁窦道、残留骨和软骨等坏死组织,从而导致局部感染不易控制而难以彻底根治。笔者应用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慢性难治性脓胸15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应用联合带蒂肌瓣移植术治疗的慢性难治性脓胸15例,男14例,女1例,年龄40~83(66.38±11.24)岁;位于右侧8例,左侧7例;发生脓胸的原因:肺癌根治术后6例,包裹性胸腔积液引流后3例,外伤性血胸开胸止血、肺部囊肿术后各2例,支气管扩张、冠心病手术后各1例.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罕见疾病,而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更是罕见.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原则是清除污染源,封闭裂口,恢复食管完整性,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但关键是避免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因剧烈呕吐而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笔者建议小口、多次服用导泻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探查联合小切口辅助对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间我科收治的严重胸部钝性伤行手术内固定病人共32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一周内在胸腔镜下探查,并辅助予8 cm左右的小切口,选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肋骨,重塑胸壁的结构及稳定性,同时记录与手术相关数据指标。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探查+肋骨内固定手术,平均肋骨固定数5.6根(4~11根),平均手术时间为126 min(86~18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0 mL(100~250 mL),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 d(2~5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6~15 d),术后平均随访6月,2例患者出现胸壁慢性疼痛,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严重多发肋骨骨折安全、有效,它能使内固定手术更加微创化,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