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经小腿深静脉入路与经腘静脉入路行导管抽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对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39,经腘静脉入路行导管抽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和B组(n=26,经小腿深静脉入路行导管抽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情况、临床疗效、静脉通畅情况、尿激酶使用量、患肢消肿情况、围手术期2周内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及下肢静脉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的症状,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C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患肢深静脉通畅度评分、患肢深静脉通畅改善度、治疗前后患肢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患肢大腿和小腿消肿率、尿激酶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慢性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收治的64例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PRP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在口服地奥司明等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创面采用藻酸盐敷料外敷治疗,PRP组患者创面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PRP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4%,创面面积缩小至(2.5±3.7)cm~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6%,创面面积缩小至(4.2±4.0)cm~2,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P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P治疗慢性静脉性溃疡,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