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进周围静脉穿刺法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心内科进行治疗、连续静脉滴注时间大于或等于1周、穿刺困难患者347例,随机分为A组(173例)和B组(174例).A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B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结果 A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8.3%(170/173),B组为97.9%(153/174);A组患者优质护理满意度为100.0%(173/173),B组为83.9%(146/174).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的周围静脉穿刺法使临床静脉滴注更加准确、安全,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2.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部分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或术后拔管时可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周围器官低灌注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1].  相似文献   
3.
肠线编织的脾网治疗粉碎性脾破裂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先秋  石代芬 《贵州医药》1991,15(4):237-237,250
国外有人报道用多羟基甲酸线(PGA线)编织可吸收脾网治疗脾破裂获得成功。但PGA线需国外进口,且价格昂贵。我们于1987.11.~1989.7.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用肠线编织的可吸收脾网处理粉碎性脾破裂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吉凤  代芬  张艺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91-219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临床舒适问题的发生及相关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1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PCI术患者的影响及疗效,探讨PCI术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拟行PCI术的围手术期72小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微泵注入按照起始速率为0.4ug/kg/min,起始剂量微泵注入完成后,继续以0.1ug/kg/min的速率维持.结果:对300例拟行PCI术国手术期72小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微泵注入,其中2例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牙龈出血,立即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微泵注入,进行对症处理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运用于PCI术前、中、后,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降低难治性心绞痛和需反复进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患者的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时,严密的病情观察和良好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病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是以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1]。引起急性肺栓塞症状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加之部分患者出院后距离医院较远,交通不便,造成慢性疾病管理部分缺失及自我管理困难。因此,我科创建了患者延续护理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艺  代芬  张丽敏 《全科护理》2013,11(17):1628-1628
1病例介绍病人,男,年龄40岁,主诉胸闷、胸痛2周。于2012年1月16日来门诊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主动脉窦部增宽;左室下壁与后壁交界处局部动度减弱;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病人诉平素体健,每日在健身房跑步机锻炼,可跑步3000m,运动中无胸闷、胸痛。为进一步确诊,医嘱予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试验中4min后病人突感胸痛,强忍住未告诉医生,运动中血压正常,心律为窦性心律,运动前和运动中心电图ST段无压低。病人继  相似文献   
8.
代芬  张艺  张丽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86-2187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对提高心内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在提高心内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过程中,运用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进行管理。结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后,心内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8%,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提高心内科低年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培训及管理中,进一步加大整改措施的执行力度,切实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大量血栓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最常见的类型。引起AP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11%的患者在发病1 h内死亡,仅29%的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病死率高[1-2]。PE临床表现多样,短期预后亦有不同,临床危险分层评估为高危和中高危  相似文献   
10.
星级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延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艺  代芬 《重庆医学》2006,35(5):469-470
面对社会需求与进步,护理教育也需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探讨与丰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我科从2001年起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下,开展了星级护理服务,以优良环境、过硬技术、周全服务,赢得患者、陪伴、临床医生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从而增强人文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护士学生是护理工作队伍的后备军,是补充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极具活力。我们在临床带教活动中注入星级护理理念,给护理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让护生参与到共创现代医院文化时代浪潮中,这一举措是星级护理在临床带教中拓展及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