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初步了解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联合顺铂(cisplatin,DDP)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以膀胱癌细胞T24/5637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分别检测2种细胞系对DDP及DHA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DHA与DDP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2种细胞系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DHA与DDP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DDP对5637细胞的IC50为17.10μg/mL,对T24细胞的IC50为15.28μg/mL;DHA对5637细胞的IC50约为24.08μg/mL,对T24细胞的IC50约为32.27μg/mL。DHA/DDP单独用药组阻滞G0/G1、S期作用弱于联合用药组(P<0.05),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G2/M期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DHA联合DDP可使T24、5637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HA/DDP单独应用(P<0.05),DDP诱导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HA...  相似文献   
2.
膀胱癌(BC)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联合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方式,然而BC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通过化学接头与高度细胞毒性的小分子偶联,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能避免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在肿瘤的治疗中卓有优势。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多个ADC被用于BC的治疗,ADC在治疗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简要阐述ADC的作用机制,介绍现阶段ADC在BC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 是其中最丰富的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群, 影响着实体瘤的发生和进展, 根据其极化状态的不同, 可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的特性。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本文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膀胱癌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深入了解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是目前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其中原位新膀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我中心在30余年临床实践中进行技术改良,演进出新的手术方式:去管化乙状结肠U型原位新膀胱术。截取25cm乙状结肠,U型摆放后将其对系膜缘去管化,构建储尿囊。对于输尿管-新膀胱吻合,采取自创的肠系膜浆膜下隧道吻合技术。该法操作简单,易于学习,二者结合可重塑膀胱颈及膀胱三角,并发症少,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云南省保山地区不同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分布特征及可能形成的因素。方法收集1 710例泌尿系结石样本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样本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结石成分在患者不同性别、部位和年龄的分布情况。结果 1 710例患者中,单一成分结石(6种, 1 153例)和混合成分结石(20种, 557例)均以草酸钙为主。保山地区男性患者单一成分结石和草酸钙结石占比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及磷酸铵镁结石占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无水尿酸成分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在上尿路结石中较为常见,而无水尿酸、磷酸铵镁及尿酸铵结石在下尿路中更为多见(P0.05)。D-J管附着石壳中草酸钙结石占比低于上尿路结石,但磷酸铵镁结石占比高于上尿路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67)。草酸钙结石多见于青壮年患者(31~45岁),而尿酸结石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常见于45岁左右患者,而碳酸磷灰石常见于30岁左右患者(P0.005)。结论云南省保山地区不同结石成分在不同性别、部位和年龄分布上有一定差异,且存在独特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推荐以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多方式的综合性治疗, 但总体预后较差, 临床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药物, 而溶瘤病毒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溶瘤病毒代表了一种尖端且具有潜力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它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和破坏肿瘤细胞的病毒, 杀伤力大并且可同时避免伤害正常细胞的特点。目前溶瘤病毒对于膀胱癌的治疗尤其是在非浸润性膀胱癌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 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达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对几种应用广泛的溶瘤病毒的种类, 改造方法, 抑癌机制及相关的信号表达通路在膀胱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发生在肾盂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尿路上皮癌(UCC)的5%~10%。无论是否接受治疗,15%~50%的患者在原发性UTUC治疗后会在膀胱内复发。但是目前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不明确,很难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和预测。因此,本文主要对UTUC术后膀胱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健康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外泌体参与细胞间通讯的主要活性物质,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液体活检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外泌体miRNA作为液体活检的理想靶标, 在癌症的早期诊断、进展监测和个体化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此我们总结了外泌体miRNA作为前列腺癌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的新进展, 以期为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BC)是危害我国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手术、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是BC的主要治疗方式。由于BC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导致患者的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影像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分析方法, 它能够将医学图像转换为高维数据, 从而无创地定量描述肿瘤的异质性, 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 尤其是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为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丰富信息。近年来, 影像组学逐渐应用于膀胱癌, 在鉴别肿瘤分期、分级以及预测肿瘤复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影像组学的概述及其在BC诊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影像组学利用人工智能将传统影像学图像进行数据化处理,以此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影像组学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促进了精准医疗的发展。影像组学可用于肾肿瘤良恶性的鉴别、预测病理分级和预测肾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效果。影像组学不仅在肾嗜酸细胞瘤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鉴别有很好的区分准确度,而且能利用术前图像预测肾恶性肿瘤病理分级,以及利用影像组学评估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这些对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