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体外冲击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成骨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在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冲击波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冲击波组和对照组,应用不同能量的冲击波进行处理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根据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情况确定适宜的冲击波能量值。钙钴法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AKP试剂盒检测AKP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流式细胞仪检测整合素β1及RT-PCR检测整合素β1 mRNA表达,伤口愈合试验观察成骨细胞的迁移率。 结果与结论:冲击波处理体外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适宜能量为10 kV(500脉冲),冲击波组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矿化结节面积大,细胞黏附率高,整合素β1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 < 0.01),且冲击波组细胞迁移的平均距离大于对照组(P < 0.05),提示适宜能量冲击波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及迁移,同时,整合素β1在细胞黏附及迁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临床制定肩关节上盂唇从前到后撕裂(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posterior,SLAP)损伤手术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3例SLAP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的年龄、肩关节外伤史、保守治疗史、患病时间、合并损伤情况以及SLAP分型等关键因素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并进行Logistics回归方程构建回归模型。 结果163例患者中,4例为I型、132例为II型、13例为III型、14例为IV型。手术方式与分型无相关性(P>0.05)。在II型SLAP损伤中,未发现SLAP修整术有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P>0.05)。采用SLAP修补术的患者平均年龄较未采用者小18.84岁;采用腱离断术的患者平均年龄较未采用者大13.01岁(P<0.01)。相比于腱离断术,选择单纯腱固定或止点下移腱固定术的倾向与合并长头腱撕裂呈负相关(OR=0.169, 95% CI: 0.039~0.736; OR=0.275, 95% CI: 0.086~0.878)。相比于腱离断术或止点下移腱固定术,选择单纯腱固定术与合并保守治疗史呈正相关(OR=26.979, 95% CI: 2.622~277.635; OR=8.827, 95% CI: 1.007~77.358)。 结论SLAP修整术普遍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SLAP损伤。针对II型SLAP损伤,对年轻患者更倾向使用SLAP修补术,年长以及合并长头腱撕裂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腱离断术,有保守治疗史的患者更倾向使用单纯腱固定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其中股骨59例,胫骨57例,肱骨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24周,无骨折畸形愈合及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折愈合后均取出内固定物,平均取钉时间14个月,其中5例取钉困难,1例取钉后发生再骨折。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无钟摆效应、患者可以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随机分成冲击波组和对照组,用不同能量(5、10、15、20 kV)冲击波处理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根据细胞存活率和增殖情况确定最佳的冲击波能量值。将传4代成骨细胞用冲击波处理后,用CCK-8法、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茜素红染色对两组细胞增殖及分化进行测定。结果:冲击波处理体外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最佳能量值为10 kV(500次),CCK-8法检测显示,冲击波组细胞增殖速度快于对照组(P〈0.001),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高于对照组(P〈0.001),茜素红染色显示,冲击波组矿化结节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最佳能量冲击波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及杂交型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翻修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Highwir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集所有有关骨水泥、非骨水泥及杂交型假体在人工THA后翻修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THA后以髋臼假体或股骨假体或两者均需要翻修作为翻修标准。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34篇,最终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全部为英文文献)。当患者无年龄限制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导致的翻修率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导致的翻修率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导致的翻修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非骨水泥型与杂交型假体或骨水泥型与杂交型假体导致的翻修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年龄限制时,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相对于骨水泥型假体的翻修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胶在头面部裂伤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550例新鲜头面部表浅创面,清洗伤口后,使用医用胶粘合创面。结果〓545例新鲜创面一期愈合。5例伤口术后开裂后二期愈合。结论〓医用胶粘合术在治疗头面部表浅创面时,具有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痛苦、愈合后疤痕小、护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序贯性建立肘关节前方三入路的方法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28例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病例,均采用序贯性建立肘关节前方三入路的方法,镜下彻底清除桡侧腕短伸肌腱(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ECRB)病变的腱性组织,同时清理ECRB止点处肱骨外上髁。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肌力评分以及简版上肢功能评估(quick-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评分,结合末次随访的满意度,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28例患者均获得12~38个月的随访,临床结果显示患者VAS(夜间痛及活动痛)、肌力评分、Quick-DASH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满意度评分末次随访得分为优的患者18例,得分为良的患者6例,优良率为85.7%。所有患者无肘关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通过序贯性建立肘关节前方三入路的方法,关节镜下可以彻底清除ECRB的病变组织,同时可以清理局部肱骨外上髁,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体外冲击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成骨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在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冲击波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冲击波组和对照组,应用不同能量的冲击波进行处理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根据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情况确定适宜的冲击波能量值.钙钴法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AKP试剂盒检测AKP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流式细胞仪检测整合素β1及RT-PCR检测整合素β1 mRNA表达,伤口愈合试验观察成骨细胞的迁移率.结果与结论:冲击波处理体外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适宜能量为10 kV(500脉冲),冲击波组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矿化结节面积大,细胞黏附率高,整合素β1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冲击波组细胞迁移的平均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适宜能量冲击波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及迁移,同时,整合素β1在细胞黏附及迁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 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治疗组(高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18.6天,0.9%氯化钠纱条组(等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22.5天,两组慢性创面窦道痊愈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引流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也明显低于等渗引流组。 结论〓局部高渗压环境引流可显著抑制慢性创伤性窦道细菌微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慢性窦道的愈合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血竭壳聚糖药膜对糖尿病大鼠创伤愈合和创面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创面模型,实验组给与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等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创面β-catenin、VEGF及CyclinD1 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血竭壳聚糖药膜能够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创伤的愈合,实验组创面愈合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创面组织β-catenin、VEGF及CyclinD1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竭壳聚糖药膜治疗大鼠糖尿病创面效果良好,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catenin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