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数字化技术虚拟设计股前外侧皮瓣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0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术前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进行定位,明确穿支位置;利用螺旋CT对患者下肢进行扫描,获取DICOM格式的CT数据,将之导入Proplan CMF 3.0软件,进行股前外侧皮瓣虚拟设计,并计算皮瓣体积;术中按照术前设计进行股前外侧皮瓣制备,并利用排水法对皮瓣实际体积进行测量,计算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的股前外侧皮瓣穿支位置与术中穿支实际穿出位置的符合率。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术前虚拟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体积与术中排水法所测得的皮瓣实际体积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共发现皮瓣内穿支15支,术中实际发现穿支16支,总体符合率为87.5%。术前虚拟设计的股前外侧皮瓣体积与术中排水法所测得的皮瓣实际体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8,P=0.758)。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对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前虚拟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精确性,可用于指导术中制备股前外侧皮瓣。  相似文献   
2.
3.
4.
5.
【摘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结缔组织病具有相关性。本文概述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其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肠道菌群失调在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中的相关性、可能作用机制及相关假说。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可作为这些常见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屈肌腱粘连松解术1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屈肌腱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15例屈肌腱粘连患者进行屈肌腱松解手术。其中男72例,女43例,平均37.9岁;切割伤55例,肌腱撕裂伤31例,断指再植20例,肌腱移植9例。肌腱修复术后6个月以上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术后辅助康复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评价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81.74%。结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是解决肌腱粘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大爷因疝气做了手术,在手术后第二天发生腹膜炎,年老体弱的陈大爷只能再次被紧急推上手术台。老人经历了二次手术痛苦,险些要了命,而且疝气手术后的伤口至今还张着嘴……  相似文献   
8.
陈大爷因疝气做了手术,在手术后第二天发生腹膜炎,年老体弱的陈大爷只能再次被紧急推上手术台.老人经历了二次手术痛苦,险些要了命,而且疝气手术手的伤口至今还张着嘴……  相似文献   
9.
王春渤  马世伟  于尧 《山东医药》2011,51(23):59-60
目的探讨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患者分别行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45例断指及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术后3 d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切开后发现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5个月25例未携带指神经的皮瓣感觉亦重新建立。结论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效果确切,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是面中份结构的基石,毗邻口腔、鼻腔、上颌窦及眼眶,参与上颌 眶 颧骨复合体等重要的面中份结构的组成。由于肿瘤、外伤或先天性畸形造成的上颌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外形,而且直接导致患者的语音、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上颌骨及面中份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1]。 1999年以来,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游离组织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系统研究,提出游离腓骨瓣功能性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同时,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腓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基础,对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咀嚼功能、生存质量及供区并发症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该方法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治疗水平[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