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异丙酚靶控输注对健康志愿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比较健康志愿者在清醒和异丙酚靶控输注(FCI)致意识消失状态下大脑不同解剖结构间葡萄糖代谢的差异。方法 健康男性志愿者5名,分别在清醒和意识消失期作PET扫描。意识消失期以异丙酚效应室浓度(ECC)2.5μg/ml为初始浓度,以±0.2μg/ml浓度梯度调整志愿者意识状态至改良OAA/S1分,并维持此ECC至扫描结束。~(18)FDG10mci推注完毕开始计时,在0~4.5(T_1)、4.5~9.5(T_2)、9.5~29.5(T_3)、29.5~44.5(T_4)、44.5~59.5(T_5)、(59.5~74.5)min(T_6)6个时段进行扫描。数据重建后立体定向选取全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小脑等感兴趣区域(ROI),并将各ROI闪烁点计数转化为标准摄取值(SUV),比较意识消失期各ROI在各时段与清醒期SUV的差异及其降低百分比。结果 T_(1-6)时段随时间延长全脑和各ROI的SUV降低百分比逐渐增加。与全脑比较,枕叶T_6时段SUV降低百分比增加、豆状核T_(3-5)时段SUV降低百分比降低(P<0.05或0.01)。与丘脑比较,尾状核、豆状核T_(2~6)时段SUV降低百分比降低(P<0.05)。T_(3~6)时段意识消失期SUV明显低于清醒期(P<0.01)。两期主要皮质区、皮质下中枢及小脑SUV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同时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L_(4~6)时段,清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与清醒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分析大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对病人清醒程度的影响因素,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对15例病人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给药,按作者提出的脑功能区定位时态评判标准对清醒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术中唤醒状态下语言清晰者10例,指令应答准确8例,无痛9例;颅内压正常10例.定位时态优5例,良8例,差2例.13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2例因脑组织膨胀未定位.结论丙泊酚TCI给药是脑功能区手术唤醒术较好的麻醉方法.应用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等新技术的应用 ,有关异丙酚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就异丙酚脑摄取、异丙酚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以及对γ 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 (GABAreceptorcomplex)、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的影响等方面 ,总结异丙酚全麻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丙型肝炎患者140例,抽取血液标本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抗体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抗-HCV阳性的检出率为98.6%,高于ELISA法的检出率(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于抗AMA-M2抗体、抗3E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0%、73.6%、37.9%、55.7%和47.9%,而ELISA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2.9%、12.9%、13.6%、10.7%和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ELISA法,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丙型肝炎中的应用有较高的检出阳性率,对于相关抗体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异丙酚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异丙酚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就异丙酚脑摄取、异丙酚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以及对γ-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GABA receptor complex)、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异丙酚全麻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行重大腹部手术(MAS)中开放性液体治疗和限制性液体治疗与术后康复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10/2019-10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MAS的107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配至开放性液体治疗组(L组,n=50)和限制性液体治疗组(R组,n=57),术后2组液体治疗范围维持一致。观察指标为术后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非心脏术后的心脏损伤(MINS)、术中发生需要处理的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总住院天数(LOS)、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死亡率和术后30 d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L组中50例患者术中平均输液1943.00 mL, R组中57例患者平均输液1295.61 mL。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别。L组患者AKI发生率(10.0%vs 35.1%,P<0.05)和术后感染发生率(0 vs 10.5%,P<0.05)比R组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 MIN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因多发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老年患者行MAS开放性液体治疗与更低的AKI发生率相关, L组并不会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及其他相关术后并发症,对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5月间23例行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根据肿瘤部位(上、中、下段)、大小和气管阻塞程度决定麻醉和气道处理。结果全组无1例麻醉意外。术中5例(21.7%)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90%,经多次吸痰、鼓肺后,SpO2回升至95%以上。术毕17例(73.9%)通气良好,SpO2>95%,清醒后拔管;另6例(26.1%)带气管导管留外科ICU观察,于术后24h内拔管。结论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气管阻塞程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而定,术中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既要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又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19/20,指令准确19/20,无痛者20/20,颅内压正常者19/20,脑组织膨胀1/20。优18/20,良1/20,差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