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强  彭敏  乐呈进  余凌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96-2398
目的:评价0.125%的罗哌卡因与每毫升含5μg芬太尼的混合液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与结局。方法:180例初产妇人工破膜后行硬膜外镇痛,先注入1.5%的利多卡因4m l试验剂量后,注入0.125%的罗哌卡因与每毫升含5μg芬太尼的混合液15 m l。再根据病人的要求可给予补充剂量的上述混合液,每次8 m l。另16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镇痛。结果:两组间VAS疼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比对照组,且催产素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第二产程、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产后出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25%罗哌卡因与每毫升含5μg芬太尼的混合液硬膜外注射用于病人分娩镇痛具有极好的镇痛效果,不影响母婴结局,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使用催产素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娩镇痛要达到三个目的:减轻疼痛、不延长产程和对胎儿无不利影响。然而,硬膜外镇痛药物或方法尚不能绝对免除对子宫肌肉和腹肌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我们使用催产素或配合手法处理,促进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3.
张爱国  乐呈进 《中国药师》2010,13(3):399-40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新生儿全麻诱导中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60例需全麻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氯胺酮组(SK组),S组单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SK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同时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1联合诱导。观察并记录患儿入室时(TO),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切皮时(T3),停药时(T4)及拔除气管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儿从吸入诱导到插管时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T1与T0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的M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七氟醚的用量、一次插管成功率、喉痉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麻联合诱导可以有效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七氟醚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正>支气管肺炎为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较高发病率与病死率,目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rochoalveolar lavage,BAL)在支气管肺炎等小儿肺部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1-3]。但小儿声门与气道生理狭窄,麻醉呼吸管理与BAL气管内操作均经气道形成冲突,会增加呼吸管理难度,因此患儿依从性仍不高,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4]。纤维支气管镜BAL多于全麻下完成,良好麻醉管理是小儿纤维支气管镜下BAL顺利进行的关键[5-6]。丙泊酚作为一种烷基酚类静脉全麻药,有起效快、恢复迅速等优点,对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的外科手术患者有较好镇静效果,已在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开展应用,而其输注方式也受到了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和其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6~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5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使用鼻腔喷雾装置,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C组给予0.02 ml/kg的生理盐水。评估患儿拔管后30 min时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评分),当m-CHEOPS评分>5分时,给予芬太尼0.5μg/k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芬太尼使用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和30 d记录两组患儿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喉痉挛、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m-CHEOPS评分明显降低(P<0.05),芬太尼使用明显减少(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和3 d两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和3 d,D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和3 d两组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1和3 d,D组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喉痉挛、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30 min经鼻喷雾右美托咪定2.0μg/kg,可有效抑制血清中S100β含量和IL-6浓度的升高,减少全麻患儿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每组各50例。将浅麻醉组患者术中的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I)的变动范围控制在47-64,将深麻醉组患者术中NTI的变动范围控制在20-36。对两组患者术中各观察时点的NT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记录和比较;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于术中和术后各观察时点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应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VS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MAP和HR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比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浅麻醉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深麻醉组(P〈0.05);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42%和14%,浅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深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术中均显著上升(P〈0.05),且浅麻醉组患者的术中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深麻醉组患者同时点水平(P〈0.05)。结论不同麻醉深度均可保证老年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平衡,其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程度基本相当,不同麻醉深度患者在术中均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但麻醉深度较浅患者的术中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较高,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更严重,术中维持较深的麻醉管理可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