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是风湿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川乌是临床常用祛风湿药,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然其分子层面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深入探索祛风湿药川乌抗炎作用的分子层面机制,该研究以川乌抗炎活性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为代表,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其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构建川乌的蛋白互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对网络进行模块分析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川乌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与前列腺素代谢过程,趋化因子介导的白细胞趋化作用有关。该研究从分子网络水平系统探讨了川乌的抗炎机制,为川乌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肾无功能(附23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对 2 38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肾无功能患者采用ESWL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 2 38例 ,男 142例 ,女 96例。年龄 17~ 82岁 ,平均 42岁。输尿管上段结石 134例 (肾输尿管连接部 19例 ) ,中段 42例 ,下段 6 2例。左侧 147例 ,右侧 91例。结石直径 0 .5~ 2 .5cm。病程 2~ 2 5d ,平均 5 .7d。2 38例均有突然发作的绞痛史 ,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B超提示患肾轻度积水2 0 7例 ,中度积水 2 2例 (最大肾盂分离3.4cm) ,肾盂无明显分离 9例。肾皮质回声好 ,无萎缩。IVU患肾…  相似文献   
3.
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特训营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将特训营模式用于医学信息工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是一种新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也推动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治疗采用俯卧位3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导了3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治疗采用俯卧位的治疗效果及其优点。结石粉碎率100%,结石争率98.6%,其优越性表现为。1.降低冲击波的能量中途损耗,缩短聚焦距离;2.定位准确,结石易于固定,特别适用于肥胖或背部有生理缺陷的病人;3.该体位相对舒适,碎石过程反较较国。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的现有专家评教、学生评教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中由各门课程日常运行的关键指标而建立一个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在4年实践研究中多次与传统评教手段相互效验取得了一致结果,并完成了网络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评教效率和客观性的提升,丰富和完善了现有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和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可以理解为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构架笔者认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构架一般包括三个大的层次:一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系统、一卡通系统、电话系统等基础保障;二是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管理系统建设(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务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与行政科研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应用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用于胃脘痛的BP神经网络辨证模型,用于提高胃脘痛智能辨证的准确率。方法:以"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的门诊临床电子病历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Matlab作为模型仿真平台,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构建了胃脘痛中医智能辨证的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网络模型预测"肝胃不和"和"胃阳虚"的证型准确率和诊断准确率非常高,都在95%以上。结论:该智能辨证模型能有效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逼近中医辨证的真实面貌,表现出优秀的辨证预测能力。而且,每天在"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中都有新的中医临床真实数据上传,若利用这些数据完善该智能辨证模型,有望推动中医智能辨证在中医临床辅助诊断中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络课程中心平台的建设为切入点,阐述该校在线课程中心的功能、特点及现实意义。课程中心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习者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功能,形成可量化的课程教学工作统计数据平台,作为学校考核和决策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系统欲提供一个可量化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以期充分发挥中医学自身方法论优势,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疗效。方法:依据多维空间数学辨证论治模型,赋予“症”以因、位、性、势46位量化码,构造一个新的临床辨证论治辅助算法,通过获取病人症状及体质量化码以进行辨证分型,从而自动推荐治法与处方。结果: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了该系统的原型,且在20余家中医院进行应用。结论:通过医院使用情况的统计,87.62%的电子处方可实现智能辅助辨证,证明系统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团队前期建立的中医智能辨证辅助系统,已经构建了针对所有疾病的46位"因位性势"的辨证元素,但已有模型算法存在对原发性失眠病的辨证准确率欠高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归纳及总结CNKI数据库1998年—2018年与原发性失眠病症状、证型及辨证规律研究相关的文章75篇,在原有的辨证元素基础上,保留合理的并设定新的辨证元素,从而得到更优的针对原发性失眠病的"因位性势"的病机辨证元素,还原原发性失眠病的中医辨证客观过程,优化原有算法模型,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中医优势病种智能辨证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