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联合案例教学法(CBL)与讲授式教学法(LBL)在骨伤科临床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学中的质量评价对比。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72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人采用MOOC联合CBL教学法,其余3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中医骨伤科实践技能成绩、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及教学效果。结果 2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骨伤科临床实践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MOOC联合C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中医骨伤临床技能水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学生临床信心及医患沟通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宫正骨腰部练功法“摇椅势”的动作规范。方法:选择10位男性健康志愿者,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清宫正骨腰部练功法“摇椅势”动作锻炼。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及分析软件提取志愿者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学指标,通过分析、总结确定清宫正骨腰部练功法“摇椅势”的动作规范。结果:纳入的10位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5~29岁,中位数26.5岁;身高173~183 cm,中位数175.5 cm;体质量指数20.53~23.96 kg·m-2,中位数22.5 kg·m-2。志愿者完成“摇椅势”的动作总时长为(6.21±1.57)s;处于“抱膝位”时的头部垂直位移为(592.56±47.03)mm,膝部垂直位移为(329.00±49.78)mm,踝部垂直位移为(158.28±56.56)mm,腰部前屈角度为12.09°±4.35°,髋关节屈曲角度为49.13°±7.23°,膝关节屈曲角度为91.81°±10.24°;在腰部屈曲阶段,志愿者头部垂直方向的线速度为(387.89±119.83)mm·s-1,头部屈曲角速度为(1.234±0.369)r...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角度探讨独活续断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候选中药成分,并借助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CTD、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对药物成分靶点和腰椎间盘突出症靶标进行检索筛选,将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标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借助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将潜在治疗靶点导入RStudio软件并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Vina)平台分子对接,对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相结合的活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116个潜在治疗靶点。独活续断汤中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成分对AKT1、IL6、STAT3、TP53、MAPK1、VEGFA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理筋拔戳揉捻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iater epicondylitis,LE)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电力医院、北京丰盛骨伤科专科医院收集LE患者1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男36例,女60例;年龄28~60(41.20±5.50)岁;病程1~14(5.24±1.35) d;予理筋拔戳揉捻法配合肘关节练功法治疗,隔日1次,治疗2周。对照组96例,男33例,女63例;年龄26~60(43.35±7.75)岁;病程1~14(5.86±1.48) d,予外用扶他林配合护肘关节固定治疗,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11、13天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美国特种医院评分系统(Hospital for Surgery Scoring System,HSS)、肘关节旋前及旋后角度、腕关节掌屈及背伸角度、肘关节压痛,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美国特种医院评分系统2 (Hospital for Surge...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LIVDD)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其发生频率较高,对病人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医方药在LIVDD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途径证明中医方药治疗LIVDD的可能机制主要有:增强腰椎间盘超微结构的稳定性、对腰椎间盘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对腰椎间盘细胞衰老和凋亡的抑制作用、促进腰椎间盘细胞的自我吞噬、对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对ECM降解的抑制作用以及提高腰椎间盘营养代谢等。但是,目前还存在着研究模型无法更好地模拟人体LIVDD,研究方药多以复方为主,中药单体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等问题,中医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往往会因为证候的不同而存在方药配伍规律各异,所以可以将LIVDD的理论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辨证分型,以探究中医方药对LIVDD不同证型的不同疗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机制,然而不同证候模型的建立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实践创新及应用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骨伤科常见疾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他主张从“筋”“骨”两方面认识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提出对该病的诊断应“以痛为腧,手摸心会,影像为辅,病证合参”;认为治疗该病的关键是纠正关节紊乱、解除滑膜嵌顿,应遵循“筋骨并重、骨正筋柔、轻巧柔和”的原则进行手法治疗,且后期要重视功能锻炼以稳固筋骨结构。本文对孙树椿教授诊治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