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revail Carbohyrate ES色谱柱,乙腈-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 ℃,氮气流速为3.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以果糖为内参物,测定其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3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3种糖类成分的含量,比较结果的差异。结果:果糖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31、1.535、1.111,RSD均<2%;成分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蜂蜜中4种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为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丹酚酸B的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丹酚酸B进行肌肉刺激性试验及血管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与凝聚试验、热原试验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并建立热原和异常毒性检查方法.结果 丹酚酸B未见明显刺激性及溶血与凝聚作用;其热原检查浓度为2 mg· mL-1,注射剂量为10 mL·kg-1;半数致死量(LD50)为636.89 mg·kg-1,可采用100 mg·kg-1作为异常毒性检查限值.结论 丹酚酸B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在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中,方法学的解决是主要关键。本成果突破了此难题。重点攻克了直接指示血小板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关键性指示系统-抗人IgM和抗人IgM致敏红细胞的研究难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特异性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方法,即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个高效、通量测定复方消化酶胶囊中熊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选用Agilent 5 H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测定熊去氧胆酸的含量,以0.006 5 mol·mL-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05)-甲醇-乙腈(35∶37∶2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加强对流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皮肤瘀斑的细菌学检查,结果瘀斑的细菌检验总阳性率为91.6%,结论皮肤瘀斑的细菌学检查具有方法简便,快达,可靠,阳性年高,易于普及等优点,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高、中、低3种不同聚合度葡-半乳低聚糖在DPPH体系和羟自由基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高聚合度葡-半乳低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中、低聚合度葡-半乳低聚糖强,IC50为13 mg·mL-1;而对·OH的清除能力,中聚合度葡-半乳低聚糖较强,其IC50为21 mg·mL-1.高、中聚合度的葡-半乳低聚糖在两种体系中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聚合度大小影响葡-半乳低聚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注射用氯唑西林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注射用氯唑西林钠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干扰试验。结果:注射用氯唑西林钠在稀释至5mg/ml时,对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氯唑西林钠可以用于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2-1999年采用食管-胃一层吻合法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30例,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0 057例上海地区献血者K抗原频率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Kell血型系统K抗原 (KEL ,0 0 6 0 0 1)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其抗原性是RhD抗原的 1/10 ,抗 K是仅次于抗 D的人类红细胞免疫抗体 ,可由妊娠和输血引起 ,产生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多种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白种人中大约 9%是K阳性 ,因而在西方国家K抗原鉴定是作为献血者和患者血型检查的常规项目 ,仅允许K阴性血输给K阴性患者 ,且不能单独使用对检测Kell抗体有影响的ManualPolybrene(MP ,手工聚凝胺 )方法。一般认为中国汉族人K抗原频率几乎为零[1] ,但不断有报道汉族人中有K抗原存在 ,且频率不低 ,如袁义达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2 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