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D-二聚体(D-D)水平与其分型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AAD患者,按Stanford分型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Stanford A型为A组(n=48),Stanford B型为B组(n=42)。比较两组血清D-D水平和预后。分析ADD分型与血清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入院前及入院后1、12 h,A组血清D-D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24 h死亡率为39.6%,高于B组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D水平与AA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水平相较于Stanford B型明显升高,且血清D-D水平越高提示AAD患者病情越严重,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徐紫清  丁凡帆  薛阳  张杰  赵晓红  薛建军 《甘肃医药》2022,(10):871-873+89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剧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非药物和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因其安全无创伤、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回顾近几年相关研究,将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穴位选择、参数设定予以综述,以便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现状。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CBM和CNKI数据库,获取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录的相关文献。
结果 纳入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RCT文献共198篇,研究者主要来自中国(66.7%),多分布于麻醉科(30.3%)、针灸科(12.9%)、肛肠科(6.5%)。电针(46.5%)最为常用,针刺穴位多选用合谷(30.3%)、足三里(25.3%)和内关(18.7%)。92.4%的研究证实针刺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仅8.6%的研究提及试验注册;37.4%的研究提及针刺操作者资质。电针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率高于手捻针,而在减少镇痛药用量、延缓首次用药时间及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其有效率均低于手捻针。73.7%的研究因样本量估算不达标而被评估为高偏倚风险。
结论 针刺缓解术后疼痛的RCT在试验注册、操作者资质、针刺操作细节等方面报告率较低,不同针刺技术缓解术后疼痛各具优劣,后续研究可参考CONSORT 2010和STRICTA提高证据报告质量,同时开展不同针刺技术的疗效比较研究,以寻找最佳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全身麻醉对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后路开放手术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组(A组)、非经非穴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前,A组予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治疗30 min;B...  相似文献   
5.
短刺法是《灵枢·官针》十二刺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笔者通过分析并总结短刺法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范围,探索其与针刺"至骨"的关系,以拓宽短刺法疾病的适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不同时相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按照灌注4 h、缺血1 d、7 d、20 d各分为4个亚组,每组18只大鼠,采用Z-Longa法对各组实验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评分3次,求其平均值;采取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测定分歧时间点ICAM-1 mRNA及MMPs-9 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4 h(2.78±0.38)、1 d(2.32±0.48)、7 d(1.98±0.35)、20 d(1.58±0.25),实验组4 h(2.50±0.46)、1 d(2.26±0.39)、7 d(1.62±0.40)、20 d(1.10±0.35),实验组表达降落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大鼠ICAM-1表达,造模后4 h(3.134±0.839)、1 d(3.673±1.742)、7d(3.802±1.781)及20 d(3.408±1.876),实验组造模后4 h(2.641±0.565)、造模后1 d(2.447±0.785)、7 d(1.868±0.505)及20 d(1.747±0.775),相应时相比较均P 0.05;对照组大鼠MMPs-9表达,造模后4 h(2.420±0.928)、1 d(2.898±0.419)、7 d(2.696±0.857)及20 d(2.506±0.602),实验组造模后4 h(2.130±0.715)、1 d(1.982±0.351)、7 d(1.837±0.751)及20 d(1.802±0.587),相应时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有效改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且通过抑制血清及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CAM-1、MMPs-9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针刺时间越早、周期越长,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后路开放性腰椎手术患者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后路开放性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TEAS组32例、术中TEAS组31例和假TEAS组31例。3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并均于进入手术室后将两组电极片贴于患者双侧合谷和内关,连接电子针疗仪,术前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TEAS 30 min(强度10~20 mA),术中TEAS组于手术开始即刻给予TEAS至术毕(强度15 mA),假TEAS组全程开启电子针疗仪但无电流输出。分别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后10 min(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苏醒时(T5)和气管拔管时(T6)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ELISA法检测T0、T3、T4时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