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屈光不正患者接受了角膜屈光手术,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开始关注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尤其是术后出现的角膜后表面前凸。它不仅会导致角膜屈光度的测量产生误差而引起人工晶状体度数估计错误,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圆锥角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植入ReSTOR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比较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5例(50只眼)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ReSTOR MIOL植入(多焦点组)和28例(56只眼)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Natural SIOL植入(单焦点组)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3个月时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远矫正状态下近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视觉干扰以及脱镜率.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多焦点组94%(47/50)和单焦点组96%(54/56)患眼术后裸眼远视力≥0.6(X2=0.347,P>0.05);多焦点组88%(44/50)和单焦点组13%(7/56)患眼裸眼近视力等于或好于J3(X2=60.315,P<0.01);多焦点组90%(45/50)和单焦点组11%(6/56)患眼远矫正状态下裸眼近视力等于或好于J3(X2=66.515,P<0.01);两组各空间频段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组12%(3/25)和单焦点组7%(2/28)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以上的眩光感(X2=0.365,P>0.05);多焦点组8%(2/25)和单焦点组4%(1/28)患者术后出现轻度以上的光晕(X2=0.485,P>0.05);两组均有96%(24/25、27/28)的患者术后视远完全脱镜(X2=0.007,P>0.05);多焦点组80%(20/25)和单焦点组11%(3/28)患者术后视近完全脱镜(X2=25.811,P<0.01).结论 ReSTOR阶梯渐进衍射型MIOL能同时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减少了患者术后对眼镜的依赖,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短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剑欣  张恩魁  王军  王文莹 《眼科》2009,18(2):84-87
目的观察术前伴有较大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Acrysof SN60TT)后的屈光效果及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5例(30眼)角膜散光均大于1D的老年性及发育性白内障患者。方法术前通过生物测量及软件计算确定人工晶状体型号及放置轴位,并进行手术切口及目标人工晶状体轴位两步标记,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术中将人工晶状体准确放置于目标位置。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总合散光、角膜散光、人工晶状体柱镜轴位。结果术后裸眼视力1个月为0.73±0.18,3个月为0.79±0.17。最佳矫正视力1个月为0.93±0.13,3个月为0.98±0.09。总合散光术后1个月为(0.68±0.53)D,3个月为(0.47±0.39)D。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为(1.58±0.84)D,与术前(2.02±0.90)D相比明显下降(Jp=0.00)。手术源性散光为(O.62±0.32)D。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1.27+0.69)D,与预计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1.36±0.44)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术后3个月人工晶状体旋转(4.0±3.2)°,旋转5。以内占76.7%。结论Toric人工晶状体在本文短期随访期间能有效地矫正散光,在囊袋内稳定,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眼科,2009,18:84-87)  相似文献   
4.
随着早产儿中心,围产期中心在日本全国各地的开设以及人工表面治性物质的开发为起点的呼吸监测的进步,早产儿生存率大大提高。作为保育对象的患儿出生体重年年下降,因此在早产儿医疗方面,对感染病症的治疗,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一、独协医科大学病院早产儿部的MRSA感染实况本院早产儿部的治疗对象是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早产儿和有疾病的成熟新生儿。而早产儿的败血症是指从两瓶或一瓶血液培养瓶中分离出病原菌,而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都可以明显显示有感染存在的病症,(不包括有些在临床上病原菌不明的败血症)。而MRSA是根据本院中心化验  相似文献   
5.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恩魁  王军  樊文英  马剑欣 《眼科》2008,17(2):82-85
目的 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87眼).方法 按就诊顺序登记并按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扭动模式组43眼、传统模式组44眼,分别在2.2mm微切口下使用扭动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手术.手术中记录两种术式有效超声能量和平均超声时间,术后随访时检查患跟的最佳矫正视力,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水肿程度.主要指标有效超声能量、平均超声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角膜水肿程度及最佳矫正远视力等.结果 有效超声能量,扭动模式组乳化各级核分别为Ⅱ级(3.03 0.64)%、Ⅲ级(7.47±2.00)%、Ⅳ~V级(17.06±3.32)%,传统模式组分别为Ⅱ级(4.29±0.94)%、Ⅲ级(9.29±3.64)%、Ⅳ~V级(19.78 1.6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超声时间,乳化吸除Ⅱ级核扭动模式组[(10.95±4.28)秒]少于传统模式组[(14.93±4.29)秒](P=0.019);而Ⅲ级及Ⅳ~V级核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角膜水肿程度,术后1天扭动模式组为0级34眼(79.0%)、 级6眼(14.0%)、 级3眼(7.0%),传统模式组为0级24眼(54.5%)、 级15眼(34.1%)、 级5眼(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而术后7天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281);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均无角膜水肿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扭动模式组1个月为(6.39±0.90)%、3个月(6.54±1.24)%;传统模式组1个月为(13.17±1.78)%、3个月(13.67±2.3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扭动模式组为1天31眼(72.1%)、7天35眼(81.4%),传统模式组为1天19眼(43.2%)、7天27眼(6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超声乳化模式,较传统模式乳化能量明显减少,并明显减轻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眼科,2008,17:82-8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原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的长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其中21只眼为原晶状体,13只眼为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屈光变化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经过随访观察,原晶状体眼明显近视化改变,其中6只眼因白内障进行性发展而于玻璃体切割术后一年进行了白内障手术;然而人工晶状体眼却没有明显的屈光变化。结论由于玻璃体切割术后很容易发生白内障及近视,可在玻璃体切割术同时做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7.
岳岩坤  张恩魁  王海伟  赵晓玲  田沫 《眼科》2014,23(2):103-106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所致单纯黄斑出血与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的黄斑出血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上的图像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47例(47眼)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患者。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2013年5月就诊,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自发荧光(FAF)、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47例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的47眼,对其视力及光学影像图像特征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OCT,自发荧光结果及视力。结果  47眼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中,通过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明确诊断继发于CNV的黄斑出血27眼,单纯的黄斑区出血20眼。继发于CNV的黄斑出血OCT图像特征为黄斑中心凹下较高反射信号的团块状影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之下,RPE层结构破坏、隆起,及RPE层上的中高反射信号影;单纯黄斑出血,其OCT图像特征为黄斑中心凹隆起,神经上皮层下三角形稍高反射信号影,其后信号略减弱,RPE层反射条带完整。继发于CNV的黄斑出血组,24/27眼IS/OS破坏,3/27眼IS/OS完整,仅表现IS/OS的隆起;而单纯黄斑出血组,7/20眼IS/OS破坏,13/20眼IS/OS完整(χ2=14.86,P=0.000)。FAF检查在继发于CNV的黄斑出血组可呈小片状中央弱自发荧光,周围环以强自发荧光或正常荧光;而在单纯黄斑出血组,自发荧光可呈正常或片状弱自发荧光。结论 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可明确分辨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是继发于CNV还是单纯黄斑出血。(眼科,2014, 23: 103-10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