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ICU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时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治疗的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评价指标为两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及血糖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中平穴治疗肩周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即冻结肩,又称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本文采取单针针刺中平穴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归芪白术方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荷瘤小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进行实验并建立胃癌荷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0 mg·kg-1)、联合高、中、低剂量组(奥沙利铂10 mg·kg-1联合归芪白术方17.68、8.84、4.42 g·kg-1);末次给药后,取移植瘤,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EGFR、磷酸化EGFR(p-EGFR)、VEGFR2、磷酸化VEGFR2(p-VEGFR2)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GFR、VEGFR2 mRNA相对表达。结果 给药组瘤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高、中剂量组瘤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P<0.01);模型组肿瘤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形状规则,未见明确的组织坏死灶;给药组肿瘤细胞密度降低,可见明确的组织坏死灶及大规模炎性细胞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给药组血清中EGF,VEGF和IL-8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血清中EGF、VEGF和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高、中剂量组EGF、VEGF和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2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联合低剂量组中EGF、VEGF和IL-8含量降低,EGFR、p-EGFR、VEGFR2、p-VEGFR2和CD31蛋白及EGFR、VEGFR2 mRNA表达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归芪白术方联合奥沙利铂能通过影响EGFR,VEGFR2的表达,抑制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6年兰州市两家省级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抽取60岁以上住院患者共4 85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癌症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9 328.25元,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治疗方法、年份、有无并发症等。结论应合理缩短住院天数,推广规范化诊疗,加强医院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切实降低老年癌症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毛蚶中创伤弧菌的污染分布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舟山市毛蚶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以及不同来源分离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PN法监测不同季节养殖场和零售市场毛蚶的污染状况,采用Pulse Net中公布的霍乱弧菌PFGE标准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316份毛蚶样品的创伤弧菌总检出率为22.15%,夏季和秋季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0%和28.21%,明显高于春季的9.33%和冬季的1.56%。养殖场创伤弧菌检出率(23.21%)高于零售市场(2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养殖场和零售市场的污染高峰都出现在夏季。41株创伤弧菌有效分离株和4株病源株分子分型后形成44个型别,根据TENOVER原则,其中有4组分离株聚类度较高(98%)。结论应在夏秋及秋冬季节分别加强舟山地区养殖环节和零售市场的风险管控,且分离株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和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可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肠MSCT检查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一种行之有效、临床上能广泛推广的小肠MSCT检查方法.方法:按充盈方法不同将85例小肠正常者分成三组.第一组9例,采用插管法小肠充盈;第二组32例,采用单纯口服水剂小肠充盈;第三组44例,采用大小肠双充盈法.MSCT扫描范围为全腹,增强双期扫描,薄层重建图像(层厚1.5 mm,间隔0.8 mm)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对小肠充盈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口服法、插管法及大小肠双充盈法三种不同方法对回肠的充盈效果均较好,且三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口服法与大小肠双充盈法相比较,除大小肠双充盈法对回盲部显示清晰率优于口服法,其余两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插管法对空肠的充盈及空回肠全程的充盈优于口服法及大小肠双充盈法,但插管法患者耐受差,不易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结论:在小肠病变的检查中,建议以大小肠双充盈法为首选,这一方法患者耐受性较好,同时又能保证较好的小肠充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食源性霍乱暴发中由食用水产品引起的疫情占了较大比例,本文于2005年7-10月对舟山市销售的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和带病毒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舟山市定海、普陀两区的农贸市场和夜市大排档中采集314份水产品标本。标本采集后室温条件下1- 3 h内送检。试剂与仪器为碱性胨水、TCBS、4号琼脂、O1群和O139群霍乱诊断血清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8.
宫腔内占位性病变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探讨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月~12月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150例,71例为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病变摘取或活检术,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71例宫腔占位病变中,≥46岁47例,绝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阴道超声提示33例(46.48%),宫腔镜提示49例(69.01%),病理符合38例(53.52%)。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有其优越性,不可替代;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结合病理检查诊断更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测量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恶性淋巴瘤初发患者15例,其中1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化疗后进行复查;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在3.0T磁共振上进行常规和DWI检查.在ADC图上分别测量恶性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的ADC值.10例复查患者在初次检查相一致部位再次测量淋巴结的ADC值,并进行前后对比,同时与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 结果 DWI与常规T2W脂肪抑制序列比较,DWI能更敏感、更直观地显示淋巴结.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为(753.33±31.28)×10-3mm2/s,其中10例复查患者平均值为(1 088.32±51.28)×10-3 mm2/s;化疗前后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4,P<0.05).10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结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健康志愿者颈部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 264.20±71.60)×10-3mm2/s.1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前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ADC值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0T磁共振DWI和ADC值测量为淋巴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