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浸润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AC)CT征象与其瘤内纤维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腺癌43个肺磨玻璃结节术前CT表现,采用半定量对瘤内纤维化分级,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分析MIA和IAC组间量化的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异常血管和异常支气管征与瘤内纤维化分级差异性,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CT征象与瘤内纤维化分级相关性。结果 (1)分叶征深度、胸膜凹陷征程度、毛刺征、异常血管和支气管征数量在MIA与I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内纤维化分级在MIA与IAC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瘤内纤维化分级与胸膜凹陷征程度(r=0.496,P0.05)、分叶征深度(r=0.440,P0.05)、毛刺征数量(r=0.305,P0.05)、异常血管征数量(r=0.372,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异常支气管征数量(r=0.173,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 CT上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与异常血管征的数量程度可反映肺腺癌瘤内纤维化程度,对术前鉴别诊断MIA和IAC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CT表现中有助于预判肺腺癌浸润性的征象,为临床术前评估和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影像学依据。方法:搜集1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GN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非浸润腺癌组107例、浸润性腺癌组(IA)69例,比较两组GGN的CT表现,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主要CT表现:①非浸润腺癌组多为纯磨玻璃样结节(89.7%),IA组多为混合磨玻璃样结节(69.6%);两组间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A组GGN的平均直径为(1.61±0.59)cm、CT值为(-542.99±92.95)HU,均明显大于非浸润腺癌组[分别为(1.01±0.29)cm和(-627.95±97.40)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A组GGN的相对CT值(结节与肺组织CT值的比值)低于非浸润腺癌组(分别为0.63±0.11和0.7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N的直径和空气支气管征是预测肺癌浸润性的重要因素。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预判肺腺癌的浸润性,从而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或随诊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磨玻璃结节(GGN)与邻近血管及支气管的关系及分型,探讨其对GGN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评估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172例共计187个GGN病灶,其中浸润性腺癌组88个、浸润前病变组70个、良性结节组29个.应用CT图像横轴位并结合MPR及VR等后处理图像进行多维度分析,比较不同组间GGN与血管及支气管的关系、类型分布及相关性,评价不同分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在CT上对GGN的磨玻璃成分进行量化,分析不同组间磨玻璃成分的分布及相关性.结果 GGN的血管及支气管关系分型在3组不同性质GGN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恶性GGN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关系存在负相关(r=-0.569,P<0.01).浸润性腺癌组GGN的血管分型以Ⅲ、Ⅳ型为主,支气管分型以Ⅱ、Ⅲ型多见;浸润前病变组GGN的血管分型以Ⅱ型、支气管分型以Ⅳ型多见;良性病变组GGN中血管分型以Ⅰ、Ⅱ型多见,支气管分型以Ⅳ、Ⅴ型为主.血管与支气管征象同时存在对GGN良恶性鉴别尤其是对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出现.CT图像上GGN的磨玻璃成分比例与血管、支气管分型间存在相关性(r=0.550,P<0.01;r=-0.571,P<0.01).结论 GGN与邻近血管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分型对鉴别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两种征象及分型并结合GGN内磨玻璃成分量化分析,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