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支气管软骨瘤(Endobronchial chondroma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但当肿瘤较大影响肺通气功能时,可造成远端肺组织不张及阻塞性肺炎。我院曾收治的1例支气管软骨瘤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肿瘤切除术,结合文献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7岁,农民,主因"间断胸闷、气短4年余"2017年1月1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偶有咳嗽、咳白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探讨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215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完成CAT量表、肺功能检查及相关病史(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教育程度)的采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mMRC或CAT量表)、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肺功能的异常程度(FEV1%pred)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而分成A、B、C、D组。采用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COPD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37.7%,COPD的A、B、C、D各组间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8.5%、35.8%、46.5%和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合并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FEV1%pred、CAT、BMI有关,与年龄、FEV1%pred、BMI呈负相关,与教育程度、CAT评分呈正相关。而吸烟和FEV1/FVC与COPD合并抑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容易合并抑郁,A、B、C、D各亚组之间抑郁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COPD合并抑郁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FEV1%pred、BMI和CAT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探讨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该院呼吸科的AECOPD患者,并以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AECOPD组、对照组进行 MoCA 量表评估,分析 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通过肺功能检查将 AECOPD 患者分成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及FEV1%预计值小于50%两组,应用BODE指数评估 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各组间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有无明显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AECOPD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PaO2值、PaCO2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0.01)。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组与FEV1%预计值小于50%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病情不同分级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且3级及以上>2级>1级。Pear‐son相关分析示:AECOPD患者MoCA量表的评分与PaO2值呈正相关(r=0.396,P<0.01),与PaCO2值呈负相关(r=-0.572,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受教育程度、病程、BODE指数与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吸烟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患者易并发认知障碍,病程、BODE指数是 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是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 2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2次/d,持续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肺功能检查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黏膜行病理检查,并与10例非哮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哮喘组治疗前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哮喘组:(1.60±0.11)%、(2.50±0.29)%、(0.1100±0.0100)%,对照组:(0.50±0.02)%、(1.20±0.08)%、(0.0200±0.0001)%,P<0.01 ],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示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增厚[哮喘组:(14.25±2.15)、(0.36±0.01)μm,对照组:(4.45±1.22)、(0.20±0.01)μm,P<0.01].哮喘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0.80±0.04)%、(1.60±0.07)%、(0.0500±0.0020)%]较治疗前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6.18±1.30)、(0.26±0.02)μm]也较治疗前改善(P< 0.01).哮喘组治疗后气道高反应性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所需乙酰甲胆碱激发剂量呈负相关(r=-0.672,P<0.01).结论 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互关联,吸人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气道炎性反应,降低网状基底膜厚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学习气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全面认识,做到准确诊断、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既往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描述。结果本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气管乳头状瘤,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后好转。气管乳头状瘤无典型临床表现,可从症状轻微的咳嗽到威胁生命的上气道阻塞,治疗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及患者的年龄。结论气管乳头状瘤是呼吸道少见的良性肿瘤,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支气管镜检查并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主要以支气管镜引导下介入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现场现时快速评判(ROSE)作为一项辅助取材质量评价技术,可以评估样本的充分性及样本的诊断类别,判断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优化肺癌的基因类型,将ROSE应用于疑诊肺癌患者的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中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率、减少并发症和穿刺次数,值得推广,使用远程细胞病理学技术或由经过培训的呼吸专科医师执行ROSE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无明显诱因右胸部疼痛伴气短4个月。体格检查: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胸部x线检查提示上纵隔增宽,cT检查提示上纵膈第2~5胸椎前有5cm×5cm×3em大小的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36Hu,骨质破坏,气管受压。诊断为上纵膈占位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可能,不排除淋巴瘤。手术中可见上纵膈有一约5cm×7cm×7cm大小的肿块,侵及心包及纵膈组织,右侧包绕奇静脉,上腔静脉受侵犯,肿块质脆易出血,心包增厚。游离右侧奇静脉,远、近端分别结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干粉剂100μg,吸入,2次/d,连续吸入12个月,每3个月行常规肺功能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4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治疗6、9、12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峰值呼气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均升高(P均〈0.01);PD20分别增加7.5%、40.9%、60.2%、86.5%;PD 20与FEF 75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0.851,P〈0.01)。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可以降低其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对甘肃地区2008年~2011年肺癌组223例及对照组23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肺结核患者,肺癌发生的OR值增高,分别为1.80、1.95、2.56、2.12.家族肺癌史及家族COPD病史肺癌发生的OR值明显增高,分别为2.65、2.06.FEV1<80%时,肺癌发生的OR值为1.85.有COPD病史肺癌患者与单纯肺癌患者相比,肺鳞癌发生的OR值明显增高为2 14,临床分期中Ⅲ+Ⅳ期比例明显增高OR值为6.94.结论 有COPD病史及COPD家族史的患者,肺癌发生的风险明显增高.肺功能的损伤增加了肺癌的发生率.有COPD病史肺癌患者肺鳞癌发生率较高,且具有临床分期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