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进不同海拔地区健康成人动脉血气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急进不同高海拔地区健康成年人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探讨高原地区血气变化规律及机体调节习服机制。方法:对急进到海拔2260m和4600m地区共计56名身体健康成年人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分急进后的第1天、7天和15天3个时间段检测血气各项指标,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急进高原后1天、7天、15天各血气指标对比PaO2在第1天和第15天存在差异,其它各项指标均无差异性。各时间段均存在着轻度的低氧血症。多数急进者存在着轻度的碱血症;②急进海拔2260m与急进海拔4600m15天后进行血气分析对比,pH、PaO2、AB有差异,PaCO2有显著性差异,而SaO2无差异;④急进海拔2260m15天与海平面地区进行血气分析对比,pH无差异、PaO2有差异,而AB、PaCO2、SaO2、BEB均有显著性差异。急进海拔4600m15天与海平面地区进行血气分析对比,pH、PaO2、AB、PaCO2、BEB均有显著性差异,而SaO2有差异;⑤急进海拔4600m组和当地正常人群组相比,除了SaO2无差异性,其它各血气指标均存在差异和显著性差异。急进组pH、PaCO2、PaO2、AB、BE均略高于当地组。结论:①急进高原后,人体动脉血气在短时间内迅速通过肺功能的应激性调节、血液各缓冲系统的作用等机制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在血气变化方面有着一定的"高原调节储备";②急进高原健康人和当地久居或移居者之间的血气调节机制和"调节储备"都是不同的;③SaO2在筛选急性高原反应易感人群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区室内空气弥散给氧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空气弥散给氧对SaO2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在海拔4300m地区建立富氧室,第一次实验为不进入富氧室,第二次实验为进入富氧室第1天、2天、3天后,两次实验均做踏阶梯运动。首先检测富氧前及富氧后静息状态下的SaO2和心率,然后进行负荷运动实验,时间为5min,运动终止后,记录Sa02和心率(HRM),接着连续记录第3min及第5min的恢复心率(HRR),算得心率变化值(HRD)=HRM—HRR。结果:负荷运动终止后,第1天、2天、3天的SaO2富氧后比富氧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心率富氧后比富氧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3min及5min恢复心率速度富氧后比富氧前明显加快(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建立富氧室可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劳动能力,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三种抗缺氧药物对筑路工人急进高海拔地区不同时间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服药组A组(复方1号)、B组(复方2号)、C组(复方3号)和对照组(D组),每组(23~24)人.启程时开始服药,每天早、中、晚各服药一次,连续服药3周.到达海拔4 600m施工现场第1天、3天、7天、15天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与服药前血红蛋白比较.结果:进驻后第一天各组血红蛋白与服药前组内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5天复方2号组、安慰剂组与服药前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第1天与第3天、第15天各组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第一天与第7天比较,除复方2号组外其余各组组内比较,均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3天与第15天复方1号组、复方3号组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抗缺氧药物均不同程度改善红细胞携氧功能,以复方1号、复方3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出院之后对疾病知识及生活方式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方法:对2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登记,于出院后一周通过电话随访进行跟踪指导,并根据情况再次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全部获访,但在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和并发症防护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结论:电话随访对出院患者的不遵医行为可以再次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及自护能力,出院患者需定期门诊接受再教育,电话随访还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政府对非营利性医院绩效评价的需要,提出了不可或缺的3个组成部分: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费用控制指标体系和财务运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每一体系所包含指标的充分性、必要性及其重要性,特别是在各指标体系及各指标自身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平衡上。这个研究为政府对非营利性医院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改进前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医院床位紧张,经济困难等原因,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住院日期平均为10—15d,加上老年人在学习认知方面不如年轻人,在照顾此类患者时,从术后肢体移动,姿势摆位、康复运动到出院注意事项,主要由护理人员来完成;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需要提供完善的术后护理指导,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护理人员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相关研究显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康复及日常活动护理指导方案。为此,我院骨科制定了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规范及髋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活动护理手册,来提升患者手术后恢复日常活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原慢性低氧对大鼠肾脏组织氧化损伤情况及组织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揭示氧化应激反应是否是高原低氧对机体损伤的主要因素.方法 将8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25只)和高原组(60只),其中高原组大鼠运至海拔4300m地区喂养30 d.用ELISA方法对血液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HIE-1)、活性氧(R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使用富氧装置与鼻导管给氧方法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在海拔4 300m以上地区建立富氧室,26名受试者分为两组,A组受试者入室3小时,B组受试者鼻导管给氧3小时,两组均连续3天,观察两组受试者供氧后第1、2、3天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同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供氧后第1天两种方法的血氧饱和度均开始升高,与供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天升高更为明显(P〈0.01),心率则改变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供氧前及供氧后第1、2、3天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建立富氧室或鼻导管吸氧均可改善机体缺氧状况,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