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高原老年人的一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与致残率较高,它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就是脑卒中。高原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受高原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其发生、发展、死因等方面有着特殊,本文对高原老年人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相互关系、防治对策等问题简要综述如下。1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所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基础,曾有报道[1]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脑卒中的病死率是冠心病的(4~5)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北方高于南方,据近年统计[2],我国约有高血压病人9000多万人,脑卒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高原环境(海拔2200m-3800m)及饮食条件下,移居高原的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对32名移居及36名世居60岁以上1级、2级高血压患者行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检验,应用Homa Model稳态模型分析法评估胰岛素抵抗状况。结果:移居高原的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受自然环境及饮食生活方式影响,收缩压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较世居者高,出现明显胰岛素抵抗。结论:移居的高血压患者与世居者存在着胰岛素敏感性或β细胞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内皮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心血管疾病时的改变已做了许多研究,但在高原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时变化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在高寒低氧自然环境下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CRP)和内皮素(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探讨其变化及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原地区高龄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诱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患 ,8 5岁 ,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 1.5 d入院。患者于 2 0 0 2年 11月 2 1日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咽痛伴全身乏力不适 ,无发热、胸闷、咳嗽、咯痰 ,在家服用速效伤风胶囊、重感灵等 ,11月2 7日 13时左右无任何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 ,为压榨性疼痛 ,无放射 ,疼痛持续约 2 0 min后不缓解 ,含服速效救心丸 10粒后疼痛渐缓解 ,在家自服速效救心丸两次于 11月 2 8日 16时出现憋气来我院门诊 ,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否认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肺心病及冠心病病史。入院体检 :T38.6℃ ,P82次 /分 ,R2 1次 /分 ,BP14 0 …  相似文献   
5.
低能量体外(经胸)电复律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高青玲  刘坤申  夏岳 《临床荟萃》2003,18(7):408-410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 ,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和心外疾病 ,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 ,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 ,改善心功能 ,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 ,使房颤患者明显获益。体外同步直流电转复操作简便 ,所需时间短 ,成功率高 ,医生可控制性强。因此 ,安全性大 ,副作用小。自Lown等[1] 首先临床应用以来 ,至今仍是房颤转复的首选治疗措施。为了降低房颤体外电复律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EH)时内皮功能发生损害;同型半胱氨酸(Hcy)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尿微量蛋白作为早期EH肾损伤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2〕。本文检测了EH患者血浆ET和Hcy含量以及尿白蛋白(Alb)、尿α1 微球蛋白(α1 - MG)、免疫球蛋白G (Ig G)和尿转铁蛋白(TRF) ,旨在探讨不同级EH患者ET和Hcy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尿微量蛋白排泄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EH组患者6 5例,男36例,女2 9例,年龄6 0~79岁,平均6 4 .89±3.4 0岁,均符合1999年WHO/ ISH诊断标准及分级;其中 级EH患者2 5例, 级EH患…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38例SLE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并与23例纯西药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SLE多数实验室指标的转阴率与总好转率,但不能显著缩短疗程。其中Ea、IgG、ESR恢复正常率最高,尿蛋白转阴率稍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别(P<0.05);ANA转阴率及C_3恢复正常率虽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本文并讨论了中药对SLE的疗效机理以及影响SLE实验室指标恢复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扁平疣常见,至今仍无一种疗效非常满意的疗法.为探索有效疗法,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芷木艾煎剂外用治疗42例,收到较好效果,并对部分病例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青玲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8):496-496,F00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apneasyndromes,SAS)是一种呼吸障碍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睡眠中频繁出现响亮的鼾声、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日间嗜睡等症状。研究表明 ,睡眠呼吸紊乱 (SBD) ,是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1] 。在高原低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下 ,机体内的神经、呼吸调节机能和昼夜生理节律均有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 ,居住在高原的人们存在着严重的SAS ,造成低氧血症的反复发作 ,导致血压增高、记忆力减退、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血管的变化。SBD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82岁。于 2 0 0 1年 1 0月 8日下午 4时因头晕、心悸 1周入院。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 (呈黄色脓痰 ) ,头晕呈一次性发作 ,约 1~ 2min可自行缓解 ,发作时无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既往患高血病史 1a。入院查体 :T 37 5℃ ,P 9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 8 62 /1 1 97kPa。神志清 ,精神差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光反应灵敏 ,咽充血 (++) ,颈软 ,双肺呼吸音粗 ,右下肺闻少量湿性罗音 ,HR 90次 /min,律齐 ,各瓣膜未闻病理性杂音 ,腹软 ,肝脾未及 ,双下肢轻度浮肿 ,巴氏征 (+)。血常规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