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血清TSH浓度的相关性,探讨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E-cadherin与血清TSH浓度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TSH浓度,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1)E-cadherin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与血清TSH浓度1组(rs=0.287,P〈0.05)、2组(rs=0.298,P〈0.05)、3组(rs=0.474,P〈0.05)均呈正相关,且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与血清TSH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血清TSH可增进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经不同预处理并移植于腹直肌内后甲状旁腺移植物的功能和生存情况.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作为供体,成年雄性SD大鼠35只作为受体,建立去甲状旁腺模型受体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直接移植组、高氧培养移植组、环孢素A组、60Co照射移植组及综合处理组5组,每只受体接受2只供体的4个甲状旁腺组织块,甲状旁腺移植于大鼠的腹直肌内.观察各组大鼠在甲状旁腺移植前后不同时相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结果 各组在甲状旁腺组织移植后,1周内血清钙和PTH均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与移植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不同,直接移植组的存活时间最短,血清钙和PTH维持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3周和4周.高氧培养移植组、环孢素A组、60Co照射移植组以及综合处理组血清钙及PTH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5周和8周、6周和8周、5周和7周以及5周和9周;除高氧培养移植组移植术后9周(血清钙)及60Co照射移植组移植术后8周(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4组的血清钙和PTH水平在移植术后4~9周与直接移植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移植组较低;高氧培养移植组、CsA组和60Co照射移植组的血清钙和PTH水平在移植术后7~9周低于综合处理组(P<0.05),综合处理组的血清钙和PTH的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腹直肌内甲状旁腺移植能维持血钙于正常水平;甲状旁腺移植物或受体经预处理后能延长其存活时间.甲状旁腺组织经培养后再移植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TSH(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6年428例初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清TSH浓度,以及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情况,其中4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癌变患者。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癌变患者血清TSH浓度高于无癌变患者(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率与血清TSH浓度1组(rs=0.384,P〈0.05)、2组(rs=0.265,P〈0.05)、3组(rs=0.314,P〈0.05)均呈正相关,且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率随着血清TSH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血清TSH浓度的升高增加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的风险,手术前血清TSH浓度的评估有助提高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93岁,于2006年3月21日7:00被发现不醒人事,呼之不应,在家未做处理,下午发现仍然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于14:30急诊送入本院内一科治疗。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体温36.8℃,心率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70mmHg,被动体位,压眶反射尚存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射略迟钝、颈软、无抵抗感,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可闻及干性哕音,四肢肌张力无,双侧巴彬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stinal stromaltumor,GIST)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胃肠道和腹腔,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这类肿瘤以往常被误诊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或神经鞘膜瘤等.随着病理检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发现这类肿瘤以梭形细胞、类上皮或多形细胞为主要成分,有较高的CD117和CD34表达率,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3例GIST病人的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PTC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淋巴结转移特点、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共行颈部淋巴结清扫114侧。总颈淋巴结转移率为77.55%(76/98),其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4.49%(73/98),颈侧Ⅱ+Ⅲ+Ⅳ区为42.86%(42/98),Ⅴ区为5.10%(5/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肿瘤直径大于1 cm、侵犯甲状腺包膜、呈多灶性或年龄大于45岁时,Ⅵ区和Ⅱ+Ⅲ+Ⅳ区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包膜侵犯及多灶性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包膜侵犯、多灶性、合并Ⅵ区淋巴结转移及合并颈侧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是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包膜侵犯和多灶性是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TC易发生Ⅵ、Ⅲ及Ⅳ区淋巴结转移,应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可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T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84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合并TC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4例HT患者中,合并TC者32例,占17.4%,均按TC的治疗原则行手术治疗。术前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诊断为HT合并TC者15例,灵敏度为46.9%(15/32);术中经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HT合并TC者27例,灵敏度为84.4%(27/32),高于FNAC检查的灵敏度(χ2=7.563,P=0.004)。术后经常规石蜡切片和(或)免疫组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者30例,合并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者2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左旋甲状腺素(L-T4)进行抑制和(或)替代治疗;有5例患者另加行131I治疗。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足抽搐,2例患者出现轻度声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本组32例患者获访29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为3~49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 HT合并TC的术前诊断率低,辅助检查对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式,术后的辅助治疗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人骨髓内皮细胞-1(HBME-1)、细胞角蛋白(CK)19及RE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甲状腺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2012年期间我院甲状腺外科经手术切除的13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4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3、HBME-1、CK19及RE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ectin-3、HBME-1、CK19及RET在45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8%(44/45)、88.9%(40/45)、100%(45/45)及71.1%(32/45),均明显高于其在8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8/86)、12.8%(11/86)、37.2%(32/86)及8.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HBME-1、CK19及RE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97.8%、88.9%、100%及71.1%,特异度分别为90.7%、87.2%、62.8%及91.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87.8%、75.6%及84.7%。结论 galectin-3、HBME-1、CK19及RET均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强,是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病理诊断中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其中galectin-3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抑癌基因Tat作用蛋白30(TIP30)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病理蜡块标本,均来自我院2003~2006年期间临床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男7例,女23例;年龄15~70岁,平均44.7岁;6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区域癌变(乳头状),2例有甲状腺包膜浸润;病理证实均未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及病灶周围甲状腺组织的转移.每例标本均分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1~2 cm以远并经病理证实的非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TIP30蛋白的表达.用染色指数和平均吸光度值2个指标表示TIP3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IP30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①染色指数: TIP30蛋白在癌旁组织中有21例(70.0%)呈阳性(积分>2分),9例(30.0%)呈阴性(积分≤2分);在癌组织中其表达减少或缺失,11例(36.7%)呈阳性(积分>2分),19例(63.3%)呈阴性(积分≤2分);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②TIP30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初步表明TIP30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为以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我院新采用了经颈部侧入路进行甲状腺再次手术的方法,现将该手术方法介绍如下,并将其与经原正中入路甲状腺再次手术做对比,探索该新手术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