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对铁缺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yer 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常用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铁代谢指标,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及血清铁蛋白.以骨髓铁染色结果为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的诊断效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铁正常患者比较,铁缺乏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低.尤以缺铁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舍量降低明显.ROC曲线显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诊断效率高.结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早期、有价值的指标,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缺乏疾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显著变化,其变化趋势与MDS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转化相关,且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随病情改善而趋于正常。为观察AL患者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对43例初发期AL治疗过程中进行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的监测,观察二者在AL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评价肾功能损害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肾脏疾病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胱抑素C(cystatin C)是评价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标记物之一,可以有助于提高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但是Cystatin C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由此,我们检测了162例肾脏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浓度,  相似文献   
4.
血清LDH、HBDH水平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人体糖酵解途径中一种重要代谢酶,主要分布于肾脏、心肌、肝脏、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组织器官中;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是H型LDH作用于另一底物的反映,其水平与LDH相平行。血清LDH、HBDH升高可见于心、肾、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血液病等许多疾病,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和坏死可引起血清LDH、HBDH增高。为探讨血清LDH、HBDH水平与白血病临床转归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其预后;②方法 对19例HA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HAL占同期AL的11.2%,HAL以ANLL多见,FAB分型以M5最多;多并发髓外浸润,CR率为31.5%;早期病死率达21.1%,颅内出血为最主要的早期死亡原因。④结论 HAL预后差,早期病死率高,缓解率低,要重视其早期处理,及时给予降白处理。足量、规律的联合化疗,争取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MPT方案治疗初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美法仑、泼尼松(MP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初治老年MM患者39例,给予MPT方案治疗,分析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尿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等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部分缓解(PR)15例,微小缓解(MR)6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VGPR+PR)61.5%;中位起效时间为9周,临床状况及体力状态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MPT治疗初治老年MM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高绍华 《临床荟萃》2008,23(23):1744-1747
急性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年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类型。近年来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多药联合的强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已使AML的预后获得很大改善,但难治性和复发性病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绍华 《河北医药》2004,26(9):737-73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B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约占造血系统肿瘤的10%,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10万-4/10万,发病中位年龄为63岁,国内报道为60.2岁,40岁以下发病者罕见。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对大多数骨髓瘤病人的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命,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因而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高绍华 《天津医药》2011,39(10):958-959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以及根除 Hp治疗ITP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3月就诊ITP患者59例,合并Hp现症感染36例,在ITP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p根治治疗,比较Hp(+)根治成功患者与Hp(-)治疗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ITP患者Hp现症感染率为61.1%;根治成功33例(91.7%)。Hp根治成功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根治前显著升高,亦明显高于Hp(-)患者;Hp根治成功患者完全反应(CR )14例,有效(R )6例,无效(NR)13例,总有效率为60.6%。 结论Hp感染ITP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可使患者受益并获得持久的疗效;在高Hp感染人群中发病的ITP患者,常规检测Hp感染,对现症感染患者给予Hp清除治疗可能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白细胞(WBC)的计数与化疗疗效及其预后和院内感染的关系.②方法 对71例急性白血病(除M3外)患者在第1周期诱导化疗后WBC计数的动态监测和临床转归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第1周期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低于1.0 ×109/L时,骨髓即达到有效抑制,完全缓解率较高;化疗后白细胞最低值低于0.5×109/L,完全缓解率提高不明显,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④结论 化疗后白细胞计教可作为化疗疗效评价及预后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