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集素亲和组化法对涎腺癌的诊断及涎腺癌发生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前后15年间切除前列腺314例,降低手术死亡率的资料进行回溯探讨,认为预先治疗并发症、不做急诊手术、控制泌尿道感染、选择简捷术式、适宜地输血以及重视术后护理等,均是减少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肉瘤构成儿童大部分恶性间叶肿瘤,其中以横纹肌肉瘤为最常见,发病年龄通常在21岁以下。但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则常见于成年以后,多见于手、足、腹膜后或肾盂。有关儿童的MFH,已发表的资料很少,又因少见,故在儿科领域内的发展及治疗尚不清楚。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癌症研究中心,于1975年1月至1983年7月收治121名患有躯体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儿童。7例为MFH,患儿在诊断时年龄为6月至11岁(平均3岁),均为男性,其中5例白人,2例黑人。  相似文献   
4.
涎腺腺淋巴瘤组织学分型与临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0例涎腺腺淋巴瘤,对其组织病理特征、组织学分型及其与临床有关的问题并进行初步探讨。组织切片除常规HE染色外,6例用PAP法免疫组化染色,用多克隆Keratin和Myoglubin抗体测定瘤上皮及腔内分泌物。确定瘤上皮来自涎腺纹管或叶间导管,腔内分泌物可能由瘤上皮变性、液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通过淋巴细胞输注诱导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探讨CD28/B7信号在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来自父本的淋巴细胞悬液(40×106个几左右)通过尾静脉注入CBYB6 F1代受鼠体内,采用CFDA-SE标记法跟踪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尾静脉注射CD80和CD86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单抗),不同时段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病理切片观察骨髓及主要脏器的变化.将骨髓造血细胞与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计数造血细胞的集落形成数来观察不同数量淋巴结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体外测试不同浓度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 输注淋巴细胞后可诱导受体小鼠在第5天出现骨髓衰竭的表现,主要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21 d左右受体鼠出现死亡.不同时间段受体小鼠主要脏器冰冻切片显示荧光标记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组织中;病理切片显示有骨髓组织的破坏.同时注射CD80及CD86阻断性单抗的受体鼠同样出现上述表现;体外集落形成试验证实B6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和F1造血细胞为5:1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集落形成数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比例提高至10:1,CFU-E集落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至50:1时,则可完全抑制CFU-E集落的形成,CFU-E和CFU-G集落形成数日的减少呈现淋巴细胞剂量依赖性,加入CsA可显著提高CFU-E和CFU-G形成率.结论 通过模型证实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仅通过阻断CD28/B7信号并不能阻断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140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复发转移后内分泌治疗、DFS、一线PFS及至肝转移时间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组织学分级高、复发转移后未使用内分泌治疗、DFS、PFS、至肝转移时间短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津  张莉莉  胡赛男  袁渊 《癌症进展》2016,14(12):1221-1224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强度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无病生存率(DF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3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HER2表达强度(阴性、+、2+但HER2基因无扩增)与TNBC治疗后DFS的关系。结果103例TNBC患者的年龄为23~79岁,中位年龄52岁;随访时间60~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0个月,无失访病例;随访期间34例(33.0%)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表达强度(P=0.012)、肿块大小(P=0.037)、病理组织学分级(P=0.005)、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1)与患者的DFS有关。Cox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表达强度(P=0.001)、病理组织学分级(P=0.001)、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1)是影响TNB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ER2表达强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TNBC患者生存独立预后因素。HER2强度越强、病理组织学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患者DFS越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