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agic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进钉点、方向与固定范围。方法 应用Mimics19.0软件对10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髋臼后柱置入虚拟Magic螺钉,确定螺钉进钉点、方向、长度、直径和安全范围。对有Magic虚拟螺钉固定的髋臼后柱进行截骨并建立模型,应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测量该螺钉通道的解剖参数。结果 Magic螺钉骨面进钉点男性位于髂前下棘向后(33.37±5.53)mm及髋臼顶头侧(13.40±3.70)mm;女性分别为(33.97±5.46)mm及(9.01±3.86)mm。男性螺钉后倾 (57.40±6.57)°,内倾(52.09±5.65)°,与髂骨翼的夹角为(15.21±3.42)°;女性为后倾(55.64±8.01)°,内倾(51.55±5.58)°,与髂骨翼夹角(9.85±3.68)°。男性螺钉最大直径为(6.97±0.98)mm,女性为(6.39±0.85)mm;男性螺钉长度为(76.73±9.20)mm,女性为(63.64±8.37)mm。男性直径5.5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7.19±3.30)°和(9.41±3.95)°,女性直径5.2 mm螺钉后倾和内倾安全范围分别为(8.37±2.82)°和(10.32±3.93)°。在螺钉方向上,男性螺钉固定后柱的范围长度为(56.87±7.60)mm,20/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女性螺钉固定范围长度为(41.71±7.97)mm,8/50的标本螺钉可固定的骨折位于髋臼顶上。结论 经皮Magic螺钉是手术难度较大的后柱骨折微创固定方式,可固定位于后柱中上段的骨折。  相似文献   
2.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45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12例.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采用LPHP固定.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行术后患肩功能评分.对两组疗效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8例获得平均14.7个月随访.3个月内骨折愈合35例,4个月愈合3例.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满意15例,优良率达92%.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内置物.  相似文献   
3.
高仕长  倪卫东 《中国骨伤》2007,20(8):501-501
患者,女,29岁,膝前肿块10d伴小腿麻木入院。入院前1个月,发现右窝上方有一肿块,能平地行走,无夜间痛。肿块进行性长大,膝关节屈曲时疼痛加重,既往无明确外伤史。10d前右髌上囊处胀痛,并出现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麻木。查体:右窝上方可见一肿块,表面不红,无静脉怒张,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肿块位置较深,边界不清,质中;右髌上囊处可扪及肿块,边界清楚,质中,局部压痛明显,右膝活动范围0°(伸)90°(屈)。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痛觉降低,伸肌力约Ⅳ级。彩超示右窝肌层下见74mm×40mm异常回声,边界尚可,形态不规则,内为不均匀分布的等回声,间有低回声,加彩后其内见少许低速血流信号;右侧动静  相似文献   
4.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断裂移位至颈部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程鹏  高仕长  刘佳 《中国骨伤》2012,25(4):281-282
患者,男,79岁,因车祸致右锁骨中外1/3骨折,在当地医院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6年。内固定术后1年左右,患者用右肩担重物后感右肩部胀痛,未到医院诊治。1个月前患者到当地医院行直肠肿瘤切除术,术前行胸部X线片检查时发现有1枚克氏针断裂,内侧段移位至颈部,外侧  相似文献   
5.
背景:髌骨骨折造成最重要的影响是伸膝装置连续性的断裂及潜在髌股关节的不协调。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髌骨关节面的平整性、维持伸膝装置的连续性、提供稳定有效的固定以便早期进行功能锻练。目的:探讨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7岁。术中根据骨折的粉碎情况及移位程度分别采用QWIX螺钉或QWIX螺钉+张力带钢丝或QWIX螺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的方式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允许患者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屈伸锻炼,无附加外固定。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年进行门诊随访,明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测量双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1年应用Bostman评分对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24例于术后3个月内愈合,6例于术后4个月内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2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膝关节屈伸范围不断增加,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至伤前水平。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克氏针松动引起膝关节疼痛不适,其余患者无感染、膝关节疼痛、内固定失效、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根据Bostman评分标准对术后1年时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7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提示QWIX螺钉结合克氏针、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髌骨骨折具有骨折断端持续动静态加压、允许患者早期屈伸锻炼、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优点,是修复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患者女,47岁,右髂窝疼痛2年多。入院前2年多,无诱因出现右髂窝持续性胀痛,不放射,无跛行。半年后因右髂窝痛来我院就诊,查体时右髂窝处可扪及一肿块,位置较深,椭圆形,轻压痛,与皮肤无粘连。CT检查发现:右髂窝处髂肌后有梭形低密度、均匀囊状阴影,约2....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制作左前臂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肌注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2 mL),至术后28 d.2组分别于术后第1、2、3、4、6、8周选取6只大白兔,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其血清BMP-7、TGF-β1 和bFGF浓度,处死后取以骨折处为中心的4 mm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TGF-β1和bFGF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术后第3、4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生成量增加,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早.②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实验组BMP-7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实验组bFG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周实验组TGF-β1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增多,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多.④术后第3周实验组BMP-7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bF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周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蒲超  倪卫东  邱宇  高仕长 《重庆医学》2011,40(11):1058-1060
目的 为取髂骨植骨术中腰丛及其主要分支神经的外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410例接受取髂骨植骨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取髂骨方式、大小、部位以及有无切断神经、术后神经损伤情况、治疗方法 、效果等,并加以统计分析.采用综合方法 对神经损伤进行诊断.结果 环锯法、常规法、开窗法导致的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8.0%、23....  相似文献   
10.
背景:累及到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多存在踝关节不稳定,若不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则后期容易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然而目前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仍存争议。 目的:通过比较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内固定与否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后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 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42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将治疗前踝关节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的27例患者行后踝切开复位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踝内固定组),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小于10%且移位小于 2 mm的15例患者的后踝行非手术治疗(后踝非内固定组)。治疗后随访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均在随访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后踝内固定组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踝关节内外侧伤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伤口完全愈合。另外在两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伤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在随访中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失效等不良事件发生。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治疗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后踝内固定组为(83.74±10.35)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2%;后踝非内固定组为(85.60±10.40)分,其中优7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0%,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可将后踝骨折块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大于10%,或/和移位大于2 mm作为踝关节骨折中后踝内固定的适应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