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患者中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参数及高危斑块形态学特征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CTA检查的121例HIV(+)共167支血管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检查。测量计算冠状动脉血管基于CCTA的无创性血流储备分数(CT-FFR)值,将CT-FFR≤0.80定义为冠状动脉缺血性改变,并依据CT-FFR值将其分为CT-FFR>0.80组(n=103)和CT-FFR≤0.80组(n=64)。使用半自动软件测量其斑块特征参数:斑块总体积、脂质斑块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长度、狭窄程度、重塑指数及偏心指数;分析高危斑块形态学特征: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点状钙斑、“餐巾环征”。分析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参数及高危斑块形态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FFR≤0.80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CT-FFR>0.80组相比,CT-FFR≤0.80组中斑块长度更长[13.2 mm(8.5 mm,...  相似文献   
2.
马雪妍  张永高 《放射学实践》2023,(12):1628-1633
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冠脉解剖狭窄与心肌功能并不呈正比。在典型的缺血级联反应中,血流灌注异常最先出现,然后才出现代谢改变、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改变和临床症状。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可评估心肌血流灌注的生理学信息,对临床决策的制订及远期预后的评估至关重要。近年来,CT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发展较快,在技术方面,低剂量、双能量扫描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主要关注话题;在诊断方面,与CT-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对比、心肌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是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心肌灌注成像的扫描方案及相关技术和其在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搜集并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3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MRI影像资料,观察并评估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囊变坏死、病灶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等,结合文献分析总结IM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3例均为单发,发生于鼻窦鼻腔5例,喉咽部5例,眼眶4例,颈部3例,骨组织2例,颌下区、咬肌、颧部皮下、鼻翼各1例。CT平扫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病灶最长径为7.5~92.9 mm。9例可见骨质破坏,呈压迫性或膨胀性溶骨改变。4例黏液血管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花环状”边缘强化;11例梭形细胞为主型呈实性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呈全瘤填充型强化;8例纤维型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MRI扫描示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可以发生于头颈部各区域,影像学表现对于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确诊仍需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PAIS)与慢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PAIS的MRI和PET/CT表现,提高对PAIS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搜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PAIS患者及12例临床确诊为PTE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结果 PAIS患者明显比PET患者年轻(P=0.004)。呼吸困难是两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PAIS组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PTE组(P=0.001)。PAIS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58.3%的PTE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P=0.038)。PAIS组血清D2聚体和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PTE组(P<0.01,P=0.05),PTE组血清D2聚体和BN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PAIS组(P=0.034,P=0.049)。PAIS组肿瘤的大小明显大于PTE组(P<0.01)。与PTE的75%相比,PAIS肿瘤无一例呈管状-息肉样改变,PTE无一例呈“菜花状”息肉样改变。PTE组没有不均匀密度、壁蚀征(WES)、膨出状轮廓、分叶状轮廓或表面结节、瘤内血管、单一部位、肺缺血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斑块、心肌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的模型及二者的联合模型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及确诊冠心病并于1周内行CCTA及SPECT-MPI检查的患者154例(心肌缺血80例,非缺血74例)。以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按8∶2分为训练组122例及测试组32例。从CCTA图像中手动标注心肌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选出最优特征构建组学模型;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筛选出最终斑块特征并构建斑块模型;将临床特征、斑块特征及筛选后的组学特征经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选择最佳特征子集后构建诺模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判断各模型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性能。结果 在训练组中,与组学和斑块模型相比,联合模型在预测心肌缺血方面诊断性能显著提高[曲线下面积:0.832比0.772,Z=2.899,P=0.050(组学);0.832比0.680,Z=1.028,P<0.001(斑块)],在测试组中联合模型也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曲线下面积为0.773,敏感度为73.68%,特异度为61.54%。决策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