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骶尾骨的常规X线检查方法不能够满足临床要求.文中通过与常规X线比较,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30例外伤致骶尾骨疼痛的患者均行普通X线平片及断层融合成像.评价2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骶尾骨图像质量及骶尾骨异常诊断情况. 结果:30例患者中,断层融合成像和普通X线的优质图像率分别为93.3%和53.3%(P=0.0001).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发现10例骶尾骨骨折和(或)脱位的患者中,普通X线平片仅确诊2例,漏诊7例,1例怀疑骨折. 结论:X线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可明显改善骶尾骨侧位影像质量,且价格低廉、辐射剂量低,有望成为骶尾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骨折石膏固定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和骨折愈合的关键,如复位不佳、固定物去除较早,将会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严重畸形愈合将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体层融合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数字化体层融合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疑有肺内结节的患者,均先后行胸部X线平片、体层融合和CT检查.将上述影像资料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2名具有3年以上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进行双盲法阅片,观察每例患者肺部结节的数量,每个肺结节的部位、大小.然后,2名阅片者再共同阅片,使单独阅片不一致的结果得到统一.以CT结果作为标准,分别计算胸部X线平片和体层融合探查肺结节的敏感性.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30例患者,胸部X线平片检查9例阴性,21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40个.体层融合检查4例阴性,26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89个.CT检查3例阴性,27例阳性,共发现肺结节102个.以CT作为标准对照,胸部X线平片探查肺结节的敏感性为27.4%(28/102),体层融合的敏感性为87.2%(8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结论 数字化体层融合可显著提高肺结节探查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胸部X线平片良好和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双源双能量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成像技术,对于血管成像具有独到的优势。迄今国内尚未见有该方法在富血供肝肿瘤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初步探讨动脉期双能量CT对富血供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患者行上腹部动脉期双能量CT扫描,同时获得140 kVp、80 kVp及两者按0.3比例融合的加权图像。分别测量3种图像的病变部位、邻近正常肝组织及腹部前壁均匀脂肪的密度,以病变肝组织与邻近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差表示病灶清晰度。计算3种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3分方法评价3种图像的图像质量。采用随机区组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检出23例不同肝病患者,共34个病灶。3组病灶清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 kVp的病灶清晰度[(33.15±15.6)HU]明显高于加权图像[(21.0±10.7)HU],P=0.011和140 kVp图像[(17.8±8.4)HU],P=0.002。3组对比噪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 kVp的CNR(2.49±1.15)高于140 kVp(1.5±0.9),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