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指标包括:人格健全、价值观明确、情感交流、人际沟通、自控能力较强、适应环境。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知识、加强锻炼、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素质培养,采取自勉、鼓励、警醒的措施进行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应用技术。方法使用东芝公司16排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进行图像后处理,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平稳为53~66次/min,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可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及管壁病变。心率>68次/min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不规整。结论16排CT冠状动脉成像可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讨舒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年期间收治接受高压氧治疗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按照其护理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压氧治疗中,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缩短治疗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下肢静脉栓塞性疾病申的应用。方法对41例下肢病变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CTV),评价其在下肢静脉栓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41例病例中,17例髂总静脉、大隐静脉及股深静脉、腘静脉栓塞,13例髂总静脉栓塞合并股动静脉瘘。8例下肢动静脉畸形,3例正常。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下肢静脉病变中有较高的;住确性,可成为筛除下肢静脉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银众  陈珊红  陈俏倩  赵益炼 《吉林医学》2012,33(19):4187-4188
目的:在CT增强扫描中,更好、更有效地操作高压注射器,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影像支持。方法:对2 446例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做增强扫描,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结果:早期使用高压注射器时经验不足,有2例患者在增强过程中发现肺动脉干上方出现空气小气泡,3例患者出现渗漏,经分析,查找原因,加强预防措施,在以后的增强扫描中未发现此现象。结论:应用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更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指标包括:人格健全、价值观明确、情感交流、人际沟通、自控能力较强、适应环境。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知识、加强锻炼、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素质培养,采取自勉、鼓励、警醒的措施进行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胸腹部CTA扫描,应用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景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主动脉夹层累范围及其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和破裂口均得到清晰、全面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可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和解剖细节,可作为首选方法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检查时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6例因扫描时心率骤快,或因不能完成20~24s的正确屏气,造成重建后影像显示为阶梯状伪影,导致造影失败。1例因出现造影剂轻微过敏反应而终止造影,1例由于静脉穿刺失败,对比剂外渗而停止。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消除紧张的情绪,稳定心率,对冠状动脉CTA成功检查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A)CT在脑部血管的临床应用技术。方法:收集经16排40层螺旋CT脑部血管造影检查的51例患者。以0.5 mm层厚扫描后,0.3 mm层间距重建,结合三维重组图像对脑部血管重建。结果:51例MSCTA结果中,有38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脑部动脉瘤有手术病理证实及行DSA检查,20例为脑部动脉瘤及出血;4例脑动静脉畸形,大脑中动脉梗死7例,2例为烟雾病。结论:MSCTA对脑部血管病变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胸腹部CTA扫描,应用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主动脉夹层累范围及其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和破裂口均得到清晰、全面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可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范围和解剖细节,可作为首选方法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