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东当归与当归药材进行鉴别比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东当归和当归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东当归与当归的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但在Rf值=0.92处东当归较当归多出一个黄色斑点;从紫外光谱扫描图中可以看出二者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东当归在(320±2)nm及(282±2)nm处有2个最大吸收峰,当归仅在(272±2)nm处有1个最大吸收峰。结果: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扫描方法可有效地鉴别和区分药材东当归与当归。  相似文献   
2.
陈道振  林海伦 《中国药事》2006,20(6):362-364
本文建立了化纤口服液中黄芪和赤芍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采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主药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以 Hyperil BDS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30∶70);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6ml·min-1.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5~3.0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0%,RSD=0.92%(n=5).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化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林海伦  陈道振 《中国药师》2006,9(9):868-870
柴胡系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m Willd.)的干燥根,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来源十分复杂,商品中存在着大量柴胡属其它种植物根及根茎伪充正品柴胡的现象。近年来,笔者检查宁波地区药品质量时发现来自安徽毫州药材市场的一种新伪品,经鉴定为菊科植物弯茎还羊参(Crepis flexuosa (DC.)Benth.et Hook.f.)的根及根茎。从外观看伪品与北柴胡较为相近,二者较难区分,为了正确把握正品北柴胡与伪品柴胡的鉴别要点,笔者对柴胡和弯茎还羊参的根及根茎的性状、横切面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扫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鉴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58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27~79岁;病程1天~1月余。治疗方法膏地汤组成:生石膏30g、地骨皮12g。舌苔白加北细辛3g;有蛀牙加骨碎补15g;牙齿浮动加珠儿参15g。水煎服,日1剂。治疗效果58例中47例经其它方法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在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修复,术后患指予石膏固定伸直位1个月,随后逐渐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排异反应,无肌腱再断裂,1例术后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手术,优良率达75%。结论应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效果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与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掌骨头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9例行微型钢板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1例行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为研究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为96.77%,较对照组72.41%更高(P<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周,较对照组(10.2±1.3)周更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3%,较对照组的24.14%更低,(P<0.05)。结论 与微型钢板相比,微型指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掌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更为理想,且加快了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道振  赵志坚  陈坤峰  徐继胜 《中国骨伤》2015,28(12):1102-1105
目的:探讨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3.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5.8 d.所有患者采用L形或T形骨板排状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方法治疗。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测量比较患者术后3 d与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股胫角。结果: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2.2±0.6) h,术中出血量平均(310.5±36.2) ml,住院时间平均(14.8±2.7) d.36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2个月。36例患者术后3 d 与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股胫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8例,良13例,中4例,差1例。结论:采用排钉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预防关节面二次塌陷,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青少年期颈椎病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的基本概念系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直到压迫神经血管等,并诱发与之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几年来,我国颈椎病发病呈低龄化趋势,据裴仁和统计,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约占总患者人数11.1%左右,并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