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颅脑损伤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1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了解发病机理、警惕脑梗死的出现、及早做出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PD),并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作探讨。方法 对6例老年PD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底核,采用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3w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最佳疗效。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和运动迟缓明显改善,同时多巴胺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2例曾接受单侧丘脑毁损后的患者亦得到了明显改善,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 STN DBS法治疗老年中晚期PD,对症状改善明显,且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副作用可逆转的优点;明显减少多巴胺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经验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8月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病人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近2年6例行后颅窝骨瓣成型术,术后大部分予放疗与化疗。结果肿瘤均位于颅后窝,其中小脑蚓部26例,小脑半球8例。肿瘤全切除25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2~10年,平均6年,最长生存为10年以上,最短为3个月。结论应用手术显微镜可全切除肿瘤,解除导水管梗阻,术后予全脑加全脊髓放疗及化疗,可延长生存期。后颅窝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学的要求,对后颅窝内的正常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4.
CT在腰椎疾病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腰椎各种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据文献报道,采用与椎间盘层面平行的逐层扫描技术有10%~20%的误、漏诊率,特别对早期椎体峡部及椎管病变等漏诊率更高.多层螺旋CT(MSCT)弥补了以往常规CT的不足,改变了CT对腰椎的扫描方法及诊断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以及对腰椎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16层螺旋CT腰椎扫描方法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式.结果肿瘤均作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同时对受累的上矢状窦、硬膜及颅骨作相应处理,除部分病例遗留有偏瘫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全切及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并妥善处理受累的上矢状窦,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的肝癌是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作者自1993年10月以来采用超液化碘油混合抗癌药物栓塞治疗及单纯化疗共治疗了58例(126次)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较好疗效,使肿瘤缩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病人寿命,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58例中晚期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49例,转移性肝癌9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1例。年龄19—74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HBsAg55例阳性,AFP定性均为阳性。本组病例均经B超(其中41例经“CT”)证实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肿瘤直径为4.6~2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肿瘤有效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9例椎管肿瘤患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 89例肿瘤中,位于颈段30例(33.9 %);胸段38例(42.7%);腰段13例(14 .6%);骶段8例(8.9%);肿瘤为髓外、硬膜下66例(74.2%),髓内肿瘤23例(25.8%).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73例(82%),次全切除9例(10%),7例(7.9%)行肿瘤大部分切除加椎管减压术.术后出院时85.3%的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疼痛得到缓解的最多.有10.4%的病例术后症状与术前无变化.另有4.3%的病例术后症状加重.无手术死亡.结论椎管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环节,影像学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则是其关键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9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组(B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组(C组)、液压冲击脑外伤模型+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D组),每组24只;D组在模型建立后根据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点(3、12、24、72 h)分为4亚组(D-3 h组、D-12 h组、D-24 h组和D-72h组,每亚组6只).B、C、D组采用大鼠侧位液压冲击构建脑外伤模型后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应用水迷宫试验对比评价各组大鼠模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变. 结果 在相同时间点寻找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方面,B组最长,其次为C组、D组、A组,且D组中D.72 h组最长,其次为D-24 h组、D-12h组、D-3h组;在穿过原平台区域的次数方面,A组最多,其次为D组、C组、B组,且D组中D-3 h组最多,其次为D-12 h组、D-24 h组、D-72 h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能力,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高压氧治疗的时间最好在损伤后12 h内完成,并且宜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的类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 5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医源性组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组2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组8例,尿崩症(DI)组4例;各组临床表现相似但实验室检查不同、给予相应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老年颅内肿瘤(非鞍区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最常见病因是医源性的,其次是CSWS、SIADH和尿崩症;医源性的给予调整药物,补充钠盐即可,CSWS患者需要补充钠盐、同时补足血容量;SIADH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需用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观察STN电刺激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等的改善作用.方法 15例接受双侧或单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6,12,24个月应用schwab & England日常活动分级、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标准(UPDRS)、Zung量表评价PD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日常活动、运动检查及情感状态等生活质量,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DBS术后日常活动改善率:"开"状态下为66.8%,"关"状态为71.9%;精神、情绪改善率:"开"状态下为19.5%,"关"状态为23.2%;运动功能改善率:"开"状态下为44.4%,"关"状态为66.5%.结论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