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测量了儿童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及鼻咽部矢状径(N值),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儿童年龄分为两组:A组1~7岁(n=42),B组8~14岁(n=31)。结果所有儿童正常鼻咽部气道矢状位均呈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后缘光整连续。A组及B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均数大小分别为9.23±4.85mm和9.56±4.74mm;MN值范围两组分别为0.2~0.58和0.21~0.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MPR显示,1~14岁健康儿童鼻咽腔矢状位呈弓向上镰刀形,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N≤0.6。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纵隔淋巴结结核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动态CT值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经纵隔镜活检、手术、锁骨上淋巴结活检、诊断性治疗确诊的8例纵隔淋巴结结核,5例平扫,3例平扫后增强,记录平扫肿大淋巴结数量、大小、位置,测量兴趣淋巴结中心、次中心、边缘部平扫及注药后18s、50s、70s、120s、180s的CT值。结果平扫病例:纵隔及肺门共检测出肿大淋巴结67个,大小为1.0~3.2cm;肿大淋巴结分布在纵隔2区或2区以上,2R及4R区39%,7R区12%,2L区7%,5区及10R区分别5%;CT值均数(47.5±12.13)Hu。增强病例:共发现强化淋巴结19个,选择7个兴趣淋巴结,测得注药18s、50s、70s、120s、180s的CT值均数分别为(76.30±18.09)Hu、(73.76±15.27)Hu、(78.30±18.81)Hu、(75.42±17.95)Hu、(71.30±19.21)Hu。结论纵隔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表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扫描强化维持在动脉期水平呈平台样改变,反映了淋巴结结核慢性感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7月50例溢液性乳腺肿瘤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 17例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分支导管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断续征、潭湖状充盈等征象;3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内光整的充盈缺损,导管壁多无破坏,并伴有导管扩张以及扭曲。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例乳腺假体MRI特征.结果 ①假体退行性样改变:Silicone-Sup序列上表现为片状不规则混杂信号或气泡样无信号结节.②假体包膜挛缩、假体变形移位:表现为假体边缘呈波浪状,囊壁增厚.③假体破裂(分囊内破裂和包膜破裂):囊内破裂Silicone-only序列表现囊内曲线状、弧线状低信号;包膜破裂表现为假体包膜连续性中断、假体周围间隙内存在结节状或片状假体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乳腺假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视野全面,无需压迫,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及量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脑CT征象的相关性,重点研究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与颅内血肿部位、量化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条件的出血性中风患者147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放射科医生填写CT征象(颅内血肿部位、大小等),运用SPSS软件包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底节区、丘脑是出血性中风的好发部位,中经络证出血量少于20 ml;中脏腑证出血量超过30 ml,或仅超过20 ml但破入脑室,或仅超过3 ml但发生于脑干。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辨证与血肿量有密切关系,与部位无关。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及时进行CT扫描有助于正确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少年鼻咽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例青少年鼻咽癌CT征象。结果 青少年鼻咽癌表现为咽隐窝变浅或消失,鼻咽部软组织肿块,两侧咽腔不对称,咽肌增厚和不对称,颅底骨质破坏及鼻副窦受累,颈淋巴结肿大。结论 在发现鼻咽癌并确定其浸润范围中CT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低荆量多层螺旋CT(MSCT)儿童序列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狭窄的CT征像。方法收集鼻及鼻咽62例3~14岁患儿临床资料及CT表现,将其中31例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手术证实有腺样体肥大者设为狭窄组;另31例鼻出血或鼻部外伤儿童,CT平扫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设为对照组。在横断住、冠状住、矢状位观察鼻咽部形态学特点,并在正中矢状住测量狭窄组及对照组鼻咽部A值、N值,计算A/N值。结果狭窄组正中矢状位鼻咽部气道后缘呈锯齿状或小丘状,A值均数为(14.37±3.5)mm,N值为(19.3±3.9)mm,A/N值〉0.7;对照组正中矢状位鼻咽部气道后缘光整,鼻咽腔呈弓向上的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值均数为(9.23±4.85)mm,N值为(20.6±3.5)mm;A/N值范围为0.2~0.6。两组A值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鼻咽部气道狭窄者在正中矢状位上气道后缘呈锯齿状、小丘状,A/N值〉0.7。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1岁,住院号64764,因反复腰痛3月余,伴右下腹痛,外院治疗无效入我院。病员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无腰痛史。查体:发育正常,五官端正,心肺无特殊,肝脾未触及。静脉肾盂造影:常规7min、15min、30min摄片,右肾盂扩张,右输尿...  相似文献   
9.
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58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对58例痤疮患者采用局部火针配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喉癌原发灶T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喉癌原发灶及其直接蔓延的范围的CT征象并进行T分级。结果25例喉鳞癌CT检查原发灶T分级为T16例,T215例,T34例,T40例;手术病理T分级为T116例,T24例,T33例,T42例,CT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2%。结论CT对喉癌原发灶分级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